编者按:2023年全国两会已进入尾声。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之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企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听他讲述在全力“拼经济”之年,咸宁如何在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咸宁是千年古城,人文荟萃的福地。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之滨、湖北之南,地名源自《易经》“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商代铜鼓在这里奏响,万里茶马古道在这里发源,三国赤壁大战在这里发生,境内青铜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咸宁是播银收金的沃土。今天的咸宁,正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和更加高昂的斗志在奋力奔跑,我们满怀豪情,无比坚定。”杨军如是说。
咸宁也是机遇叠加,潜力无限的新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等重大战略在这里交汇叠加,特别是“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上升为省级战略,咸宁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
“在咸宁,想干就有机会,敢干就有支撑,干成定有回报。选择咸宁就是选择发展,投资咸宁就是投资未来。”杨军如是说。
【杨军谈拼经济】
招商引资,对于咸宁这样的欠发达内陆地区来说,更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
——杨军
《中国企业报》:“拼经济”号角已全面吹响。在拼经济背景下,咸宁如何奋力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杨军: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特别是对于咸宁这样的欠发达内陆地区来说,更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坚持把“拼搏赶超”作为工作主旋律,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抓紧抓实,引进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底盘、增强了后劲。
2023年,我们将继续坚持把“拼搏赶超”作为工作主旋律,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以更大力度抓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掀起“招大商、大招商”新热潮,力争新签约50亿元重大项目不少于5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不少于20个。
一是瞄准高端“招大引强”,努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军企业高端优质项目。二是面向未来“招新引优”,着力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四新经济”等新兴产业项目。
【杨军谈招商引资】
我们真诚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与创业者,关注咸宁、了解咸宁、投资咸宁、圆梦咸宁。
——杨军
《中国企业报》:在您看来,咸宁如何借助招商引资,实现地方产业、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
杨军:咸宁交通便捷,资源富集,是通达八方的节点。位居武汉、长沙、南昌“中三角”交汇的地理中心,是湘鄂赣重要交通节点城市。京广高铁、武咸城铁、京广普铁“三铁”合聚。从咸宁出发,2个小时到武汉天河机场,5个小时通达北上广深。
咸宁区位优越、生态优良、物产丰富,生产成本低,产业基础完备。特别是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咸宁“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为咸宁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们将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在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夯实产业支撑。聚焦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强化工业项目基础地位,推动一轻(咸宁)产业园、李氏控股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签约。开展大健康产业招商,盘活存量文旅康养资源。
二是提高开放水平。借助国家级、省级经贸活动平台,促推一批项目现场签约。策划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招商活动,组织每季度集中签约。积极吸引外资,推动德国负碳新材料中国生产基地项目落地。
三是丰富招商方式。坚持“三个一”招商,依托链主龙头,主动稳链补链强链。开展资本招商,建立与金融机构联动招商机制。发挥省市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出台招商引资产业扶持办法。
四是提升落地实效。坚持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强项目研判跟踪,引导要素资源高效倾斜利用。强化全域调度,持续加压督办,提升新签约项目当年落地质效。
我们真诚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与创业者关注咸宁、了解咸宁、投资咸宁、圆梦咸宁。我们将继续秉承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让广大投资者在咸宁创业更加安心、生活更为舒心、发展更有信心。
【杨军谈产业布局】
咸宁坚持链式思维,聚焦壮大大健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清洁能源五大优势产业。
——杨军
《中国企业报》:今年和今后几年,咸宁重点招商引资的产业或项目有哪些?这些产业中,需要补链、延链,或固链、强链的环节是哪部分?
杨军:产业兴,则实体兴;实体强,则经济强。去年以来,咸宁坚持链式思维,聚焦壮大大健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清洁能源五大优势产业,组建八大产业联盟,初步构建了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契合咸宁资源禀赋和城市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和今后几年,咸宁将围绕壮大五大优势产业链,补足短链、锻造新链,推动产业转型实现新的突破。
大健康产业,重点夯实医药、器械和卫材等领域制造基础,加快发展金银花、黄精、金刚藤等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打造全球最大的护理床生产基地和全国医用卫材生产储备基地;电子信息产业,由零部件制造向智能终端拓展,打造华中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食品饮料产业,重点开发低糖、低脂健康饮品和运动、能量、保健功能性饮料,研发青砖茶、枇杷、桂花、乳制品等特色饮品。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做强咸宁高新区国家级智能机电产业集群、咸安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赤壁市华舟应急装备产业基地、通山县星光农机产业园;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蒲圻电厂(三期)、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咸宁土桥抽水蓄能电站、“南三县”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等项目建设。
【杨军谈营商环境】
控制成本是衡量营商环境是否优化的关键,也是从湖北省情出发的又一重要战略措施。
——杨军
《中国企业报》:说到招商引资,就避不开营商环境话题,政务服务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部分。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务诚信建设方面,咸宁有哪些新举措?
杨军:咸宁坚持重商亲商、至诚守信,创新推行民营企业座谈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企业直通车”、企业“早茶汇”等制度,细化落实“免申即享”政策,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28条,建立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家式”服务机制,政务服务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86.7%,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着力打造办事不求人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咸宁,想干就有机会,敢干就有支撑,干成定有回报!
《中国企业报》:咸宁强调“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为什么会这样提?有哪些新举措?
杨军:控制成本是衡量营商环境是否优化的关键,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是从湖北省情出发的又一重要战略措施。
为深入贯彻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咸宁市结合实际拟定了《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征求意见稿),拿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硬举措。比如,全面实行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转移“160”办结标准(1个环节,60分钟),常态化推行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即罚即告知”模式,在全市八大产业联盟推行“整链授信”,在咸宁高新区探索实行科创企业“整园授信”模式,等等,通过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税费成本、融资成本、用能成本、用工成本,更大力度优化法治环境,更大力度改进作风强化服务保障等八个方面,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杨军谈高质量发展】
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咸宁将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一隅之力为全国大局添砖加瓦。
——杨军
《中国企业报》: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咸宁,如何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杨军: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咸宁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一隅之力为全国大局添砖加瓦。
一是坚持“四个面向”,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切实强化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二是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牢牢抓住数字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强链补链,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富有咸宁特色、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做实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抓实抓细“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全力以赴确保社会安定、城市安宁、人民安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