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经济恢复步伐加快 新动能持续集聚增强

2023-11-02 10:41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经济恢复步伐加快 新动能持续集聚增强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顶住了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中国经济回升提速、生机盎然,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也让全球商界看到广阔机遇。

  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

  第一,我国宏观经济迈向扩张性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13027亿元,同比增长5.2%。GDP增速与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潜在增长率基本相当,保持这一水平到2035年将能够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远景目标。

  第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今年以来,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2万亿元,同比增长6.8%。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94.8%,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

  第三,物价处于筑底企稳态势。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持平,前三季度平均同比上涨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连续三个月降幅收窄,说明国内总需求稳中向好。

  第四,工业生产继续恢复。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来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股份制企业增长4.8%;私营企业增长2.3%。

  第五,服务业恢复速度超出预期。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4%、12.1%、9.5%、7.5%、7.0%。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2%,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6.1%,比去年同期明显提升。

  第六,经济风险降低。9月社会融资规模放量增长,进一步巩固经济复苏态势。居民中长期贷款多增,在一系列稳定房地产的优化政策影响下,居民融资需求修复。房地产政策利好效果初显,居民购房信心边际修复叠加开发商推盘力度加大,9月以来楼市成交有所改善。

  经济新动能不断聚集增强

  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韧性与广大经营主体信心逐渐恢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贸易新动能不断涌现密不可分。

  第一,消费者和企业家信心逐渐恢复。一方面,就业形势好转,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得到改善,就业和收入的好转,最终体现在消费行为上。暑期、中秋、国庆假期,无论是出行人数、旅游消费还是住宿、餐饮收入数据,都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说明中国经济的活跃度提升,也彰显了市场消费的潜力和活力。另一方面,企业信心和利润均增长。9月份全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50.2%,重回景气区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研究表明,除了房地产之外,中国的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信心都在上涨。1至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显示外资来华势头不减,跨国公司仍看好在华投资前景。与此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逐渐收窄。

  第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中国经济发展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长周期,在技术创新、数字化、绿色化等领域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前不久,中央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关键是要依靠创新驱动。中国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制造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努力向智能制造迈进。同时,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国际合作,打破技术壁垒。这些努力为中国制造业赢得了更多发展机遇。

  第三,外贸新动能不断涌现。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规模扩张和深度应用阶段,其应用领域由生产研发向供应链协同、绿色低碳方向延伸。其中,中国的智能绿色汽车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前三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41.7%,保持高速增长。跨境电商也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2万亿元,达到2.1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依然是外贸增长的主引擎。此外,我国不断扩大制度型开放,有效提高资源跨境配置效率。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中国外贸规模的比重为46.5%。可以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增长来源地。随着这些地区的收入增长和产业升级,双方的贸易总量将持续扩大、贸易产品结构将不断提升。

  进一步优化宏观政策体系

  三季度中国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经营主体逐渐走出预期低谷,消费者消费信心和企业家投资信心逐渐恢复。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通胀严重,内部需求不足的矛盾还没有根本缓解,亟须优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等宏观政策体系,巩固经济向好基础。

  第一,加大稳增长力度,稳定社会各界信心和预期。当前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复苏过程较为艰难,可能会影响企业和个人的长期信心。因此,亟须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筑牢潜在增长率。

  第二,深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自身力量。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解决发展中的基础问题,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倾听市场诉求,找出企业最关心的基础科学和技术,进而组织项目进行攻关。营造良好的长期投资环境,支持企业进行耐心资本长期投资。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这些领域。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长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投资。建立长期投资平台,吸引国内外长期资本参与,为企业提供长期投资合作机会。对企业进行耐心资本长期投资给予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激励长期投资行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面向农村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

  第三,提升宏观政策效力,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货币政策应从总量上稳定货币供应,增强货币供应、社会融资规模及名义经济增速间的匹配度。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作用,使得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目标。同时,财政政策应注重结构端,确保对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关键项目的保障力度,支出方面要扩大公共投资对市场的支持及带动作用,收入方面要实现为市场减负与优化市场结构双重目标。通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工具搭配推进经济平稳运行。

  第四,加快技术创新应用,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要不断提高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高端制造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在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与装备等领域攻坚克难,提升制造业发展的产业基础能力。强化在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方面的能力建设,加大在半导体等产业的技术攻关和研发力度,通过国际合作等方式获取更多经验和技术,维护供应链完整性和稳定性,推动制造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注意部分传统产业在产业体系中的总体作用,高端产业的落地需要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所以不能简单地采用淘汰传统、发展高端这种做法。通过扩大对数字转型的投资推动创新,提高生产率、增加利润,创造良性循环,推动各行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

  第五,大力支持创业就业,稳定用于消费的收入基础。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创造更多新型就业岗位。引导资金向技术效率高、吸纳就业人员多的行业领域集中。按照“调高、扩中、提低”的原则,增强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调节功能。对工薪阶层、创新能力强的科研人员、生育二孩三孩的年轻人等人群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允许他们合理合法地少纳税。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水平,降低居民的社保负担,解决好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问题。

  第六,扩大制度型开放。建立健全中外高层对话机制,加强沟通交流,推动互利合作。加快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谈判进程。简化签证和办理手续,便利国内外人员往来。充分发挥我国综合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全球经济和贸易的稳定和繁荣。提高海外投资与国内产业的关联性,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增强海内外产业链供应链的经济联系,尽量将中心节点以及跨国企业的研发中心、管理调度中心、营销中心、利润中心留在国内。积极引进国际研发人才、研发团队、一线技工和风险投资。

  (作者:闫坤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诚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点赞()
上一条:财政政策连续发力 宏观经济有望持续向好2023-10-30
下一条:央行:继续有序拓宽 房贷利率自主定价空间2023-11-07

相关稿件

2021年我国“四新经济”新设企业数同比增长15.8% 2022-02-03
助企惠企政策发力显成效 经济新动能持续不断扩大 2021-10-20
数字经济新动能 2018-09-02
数字经济新动能澎湃 2022-04-06
“四新”经济发展强劲 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动能 2023-05-05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