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8时23分,“上海发布”公布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通告,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将在次日凌晨5时封控。陈爱华算了算,留给她调度的时间只有8个多小时。
陈爱华是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科”)的总经理,这家公司的主打产品防坠安全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国内几大工程机械厂商都是他们的大客户。陈爱华认为,长期稳定、及时供货是维系客户的关键。
但这一次,形势前所未有的紧迫:工厂所在的金山区恰好位于几个小时后即将封控的区域。
产品务必要在封控前运出金山区。她在家中远程登录公司的生产交付系统,下游客户近期的订货需求、上游的供应能力在电脑屏幕上一览无余。根据这些信息,她立即安排车辆,利用黄浦江两岸封控时间差(浦西晚4天封控),把金山区工厂里的部分备货紧急转运至浦西,预备近期发给客户。
做完这一切,不到次日凌晨2时。离金山区封控还有约3小时。
能够短时间内、远程完成这一系列工作,陈爱华归功于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她说:“上下游数据都汇集到了数字化看板上。疫情发生后,我们可以根据数据,预测后期产业链可能发生的风险,加大部件储备和成品备货。”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让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速。不仅是建科,一大批企业都走出了类似的轨迹。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疫情开始后短短几个月内,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加速了3到4年。麦肯锡认为,疫情是一个加速器,所有现有的趋势将被疫情加速,而居于第一位的就是数字化。
数字化带来韧性
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很多企业就开始了数字化转型,初衷是解决各自的痛点,建科也是如此。2010年到2013年是全国建筑行业的一个高峰,建科的产品防坠安全器当时供不应求。“产品供不应求,听起来特别好,但是其实非常痛苦——劳动力找不到,设备买不到。”陈爱华说,“建筑行业高峰过后,又是周期性的低谷,导致企业员工、设备过剩。”
如何抵御行业起起伏伏带来的不确定性?建科的方案是智能化与数字化。2018年,建科在金山区建立了智能工厂,研发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工作站、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加工生产线。如今,1名工人可以管理5条生产线31台设备,而传统模式需要13人。
与智能制造配合的是数字化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孪生管理平台,线上、线下工作人员无缝链接,即使居家办公,也能在数字化看板实时监测工厂内设备故障、耗材更替、物料更换等信息。 下转 4版
(上接第1版)如同建筑行业的周期性起落,近两年来疫情反反复复,也给企业生产带来不确定性。“疫情导致物理空间上的交流受阻。怎么补救?用信息技术打破物理隔离。所以,只要有提高人和人之间协作效率的需求,就有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系主任张诚教授说。
有了数字化工具后,管理与生产、线上与线下高度协同。疫情期间,建科只需几名工人身处车间就能维持工厂运作,其他员工均可远程办公。公司产能提升了65%,抵御波动的韧性也增强了。
数字化非为疫情而生,却在疫情期间大显身手。
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疫情暴发后,我们的用户对非接触或者说数字化系统的需求明显增加了。”上海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总监黄猛也观察到了这种变化。
黄猛负责一个名为“星云智汇”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个平台管理了15万台高端装备、能源装备,实现了装备的信息汇聚、异地协同、远程监控。以风力发电装备为例,接入“星云智汇”后,风机就可以远程监测和运行维护。疫情减少了人员流动,管理人员可能无法到达现场。黄猛说:“即使这样,他们也能通过‘星云智汇’远程了解设备状态。因而把疫情的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在过去一两年,国内电力生产企业都在加速引入或优化类似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
在与客户的交流方式上,疫情同样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进度。海立电器是一家生产制冷设备压缩机的企业,在上海、南昌、绵阳、印度设有工厂。海立电器常务副总裁李轶龙说,以前和客户面对面交流比较多,但疫情以后,产品介绍、技术方案介绍等都转到了线上。产品是什么样子,还可以动态演示给客户看。
数字化在线营销让一些企业尝到了甜头。从几年前开始,上汽大通的营销体系启动了数字化改造。通过“蜘蛛定制”平台,用户可享受在线选配、在线选择经销商、日历订车、订单跟踪、定金支付等智能定制功能。虽然疫情来势汹汹,但有了数字化工具,上汽大通今年3月的营销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之前企业通常认为数字化能节约成本,但不能直接创造销售价值,而市场销售能产生直接收益,因而中小企业通常并不把数字化作为优先级很高的决策。所以我们从历史上看到,数字化转型先从‘有钱有闲’的大企业开始,慢慢过渡到中小型企业。”张诚说,“这次疫情让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报记者 宰飞)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