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以来,万达集团频繁出售旗下资产,除了万达广场之外,还有酒店和电影业务,这一情况不免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在市场热议的背后,万达集团的动作其实并非空穴来风。《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以来,万达集团便开始启动轻资产战略,通过这些资产转让,万达集团得以持续去杠杆、增加资产安全性,这无疑是万达集团商业模式的一次巨大转变。
持续出售旗下资产
2023年12月底,太仓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湖州万达投资有限公司、广州萝岗万达广场有限公司、上海金山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陆续发生股权变更,万达集团退出了这四家公司。通过股权穿透,不难看出背后的接盘者均为中联基金。这四家公司分别对应位于苏州、湖州、广州和上海的万达广场,也就是说万达集团向中联基金出售了4家万达广场。
在此之前,万达集团就已出售了5家万达广场。2023年5月底,万达集团将上海松江万达广场、西宁海湖万达广场和江门台山万达广场三个购物中心出售予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家保险”);同年9月,广西北海合浦万达广场被转让给北海当地一家房企;同年10月,上海周浦万达广场被出售予大家保险。
万达集团这一系列“卖卖卖”的举动,引发了外界关注,一时间众说纷纭。毫无疑问,在房地产的周期波动中,转型轻资产的万达集团正在经历检验公司品牌和能力的时刻。
在万达集团轻资产战略的背后,是一步转型“大棋”。
从2017年以来,万达集团已经不止一次大刀阔斧“卖卖卖”,但集团的品牌商业运营能力却得到了一次次检验。目前,万达集团管理着全国将近500个万达广场,其中2020至2022年3年时间新增了149家,轻资产项目占比80%以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万达集团出售资产有断臂求生的无奈,但加速向轻资产转型是万达集团长期以来的既定战略。数据显示,2022年万达商管新开业55座万达广场,其中近40家都是轻资产项目;截至2023年11月底,万达集团2023年开业了23个万达广场,只有两个为万达集团自持物业,其余21个为轻资产项目。自万达集团开始实施轻资产战略以来,其管理的万达广场数量不减反增。
轻资产战略仍在继续
早在2015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第八期“创业家思享汇”上,发表了主题为“万达的轻资产模式”演讲,首次完整地阐述了万达集团的轻资产模式,即万达集团不提供建设万达广场的资金,只负责输出品牌、辅助设计、建设、招商和管理,所产生的租金收益万达集团与投资方按一定比例分成。
为了变成轻资产营收结构,从2017年开始,王健林就对此前退市的主体万达商业地产进行一系列的拆解。
2017年8月,万达集团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和万达文旅集团两大轻资产公司注入香港上市公司,明确万达酒店发展作为万达文旅产业唯一上市平台战略地位。截至2023年底,万达集团管理着全国22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498个大型商业中心,是商业地产的领头羊,其中204个为第三方轻资产商业中心,轻资产项目已经占到40%。
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万达集团积累了丰富的商业通路品牌与商品品牌、全产业链管理能力、强大的系统保障能力、迅速的执行能力等,这些都成为万达集团做轻资产的资本所在。
转型升级迎接新挑战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万达集团“卖卖卖”的背后,与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万达商管”)短期在港股上市无望有一定关联。根据此前港股IPO申报材料显示,珠海万达商管申请在港交所上市,如果不能于2023年底成功上市,万达商管集团需向上市前投资者支付约380亿元的股权回购款。2023年12月中旬,万达集团和投资人达成了协议,解除了燃眉之急,但付出的代价是万达集团对珠海万达商管的持股比例从超78%降至40%。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万达广场,万达集团在酒店、电影方面也在逐步退出。2023年12月26日,万达集团出售上海万达瑞华酒店资产。此前,万达电影也发生了重大股权变更,腾讯旗下的上海儒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实现对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控股,成为万达电影的第一大股东。
对于万达集团此次出售核心资产项目及股权,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大可不必解读得过于悲观。
“万达集团近期的资产转让,除继续去杠杆、增加资产安全性的考虑外,也是通过实际行动加快推进万达集团近年来一直坚持的轻资产战略。”一位接近万达集团的人士透露,从长期规划来看,万达集团减少重资产项目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万达集团手上管理着近500家万达广场,出售几家属于正常的调整。“一些传统的万达广场需要做调整了,新开业的万达广场店和之前有很大的变化。”
实际上,被出售的万达广场和酒店仍由万达集团继续管理,且保留了万达品牌。这正是近年来万达集团所推行的轻资产战略,资产所有权由投资方持有,运营管理则由万达商业负责。对于万达集团来说,通过出售资产换取流动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同时也能实现资产出表,加快完成由重向轻的转变。(记者 谢碧鹭 北京报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