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象屿集团助力厦门打造全球供应链创新中心

2024-10-08 19:53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象屿集团助力厦门打造全球供应链创新中心

经济特区厦门,自改革开放以来便一直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桥头堡。在这一过程中,以象屿集团为代表的供应链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更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如今,厦门正致力于打造全球供应链创新中心,推动供应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低买高卖”到“上下游全链条综合服务”

记者调研发现,从改革开放之初“低买高卖”的传统贸易,到原料采购、物流仓储、报关退税、销售结算等单一商贸服务,再到上下游全链条综合服务延伸,厦门供应链企业持续创新,供应链与产业链呈现深度融合态势。

通过收购、参股、整合上下游资源、供应链向产业链延伸。2020年7月,国贸控股集团接管了山东德州一家轮胎工厂,成立启润轮胎公司,这家企业当时已停产超过6个月,180多名工人处于停工状态。

“工厂生产线良好,但是缺乏稳定的原料供应和畅通的销售渠道,而这正是我们的优势。”集团董事长许晓曦介绍说,国贸长期深耕橡胶—轮胎供应链服务,上游与国内外生产企业合作开发国内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橡胶资源,中游助力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企业降本增效,下游搭建覆盖海内外的销售网络。

接管德州这家轮胎企业后,国贸发挥供应链优势,提供稳定原料供应,打通销售渠道,很快提升产能,如今,该工厂日均轮胎产能2300多条,员工增加至556人。

  厦门港海天码头作业区一角

这并非个案。厦门供应链企业在钢铁、浆纸、汽车、农产品、能化、纺织、煤炭、新能源等产业链持续深耕,不断向上下游延伸完善服务体系,依托海内外大宗商品采购、物流仓储、资金融通、销售网络等优势,为各类企业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方案,围绕“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推进“物贸联动”,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创造价值链。

将“单点服务”转变为“综合服务”,“一站式”为企业降本增效。“对制造业企业而言,供应链运营服务商就像一家包罗产品和服务的‘大超市’,企业需要的原材料,以及采购、销售、物流、资金、信息等服务都能在此一站式获取。”象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水利举例说,制造业企业的一个工业制成品可能需要五种原料,如果企业分头采购,要付出五份的物流成本,而供应链企业一方面可以整合客户需求,进行规模化采购,帮客户提升议价能力、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智慧物流等数字化手段,“打包”配送,使客商只需一份物流成本就能获得多份原材料,系统性地实现降本增效。

在广东东莞,象屿集团设立的纸类专用智能仓,为珠三角纸加工及分销的产业集群客户提供进口清关、智能仓储、运输等配套服务。然而,纸类客户分销往往需要数月时间,存货资金占用问题让一些中小企业一筹莫展。2022年,象屿集团启动“屿链通”平台,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携手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客户货物入库后基于区块链电子仓单即可发起质押融资。

东莞某纸企利用“屿链通”平台获得厦门交通银行的1000万元小微企业普惠贷款额度,负责人惊喜不已,他算了一笔账:“此模式的综合融资成本比我们原来的贸易代理融资模式降低了30%-40%。”

“中小企业融资长期存在渠道少、难度大、成本高等痛点。”张水利说,“屿链通”平台让企业存货成为“看得见、控得住、能变现”的融资贷款有效质押物,在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构建起“数字化”的信任桥梁,从而破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从“点线”连接到“链”接全球

据了解,当前全球化格局和动能面临调整重塑,厦门供应链企业更加积极“走出去”,大力拓展国际业务,提升上游资源获取能力,布局海外仓储物流网络,服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从“点线”连接向“链”接全球转变,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国贸控股集团在印尼、巴西、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设立公司,通过参股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方式,保障矿产、棉纱、煤矿等大宗商品稳定供应。

1998年,当国贸和福建三钢集团初次接洽时,二者合作还停留在简单的贸易层面:国贸从秘鲁进口铁矿石供应给三钢。经过20多年发展,国贸和三钢合资合作,联手布局全国、全球销售网络,提升上游铁矿石等资源获取能力,业务持续拓展。

作为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建发集团所属的建发股份在钢铁、浆纸、汽车、农产品、消费品、能化、矿产、新兴行业等领域供应链规模保持行业前列。建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文洲介绍说,建发股份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深化“专业化”与“走出去”战略,在RCEP成员国、金砖国家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设立超30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业务往来,2023年实现进出口国际业务额超400亿美元。

  厦门港海天码头作业区一角

记者采访了解到,厦门供应链企业持续推进全球化物流资源布局,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大型物流供应商合作,布局口岸、码头、仓库等关键物流节点,建立覆盖全国“链”接海外的全球物流仓储服务网络。

张水利说,近年来,象屿集团足迹遍布东盟、非洲、南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发挥公司在物流体系搭建方面的资源和经验优势,帮助当地提升物流能力,同时加强中国-印尼、中国-越南、中国-泰国、中欧班列等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把“要致富,先修路”的中国智慧带到五洲四海,有力助推互联互通。

 一艘集装箱货轮行驶在厦门港

打造全球供应链创新中心

一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从厦门港码头发往中东市场,时间缩短至20天左右,新能源汽车运抵目的地后,还可以存放在企业布局的海外仓,帮助客户实现“款到提车”。这是厦门探索“港口+供应链”一站式全链条服务,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举措。今年上半年,厦门电动汽车出口16.2亿元,同比增长73.3%。

新形势下,厦门发挥既有优势,正着力打造全球供应链创新中心。

2021年,厦门成为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目前拥有12家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在钢铁、煤炭、纺织品、橡胶、粮食等大宗商品供应链领域,建发、象屿、国贸“三大供应链企业”成为全国“领头雁”,为海内外超过10万家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2022年,厦门出台《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提升核心竞争力行动方案(2022—2026年)》《促进供应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措施,扶持供应链创新。

 由厦门海天码头驶出的一艘集装箱货轮行驶在厦门港

融通海外,服务全球,是厦门打造全球供应链创新中心的主要目标。据厦门市商务局副局长吴辉艺介绍,厦门市继续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做大供应链业务规模,进一步优化大型供应链国企资产配置,稳存量拓增量,巩固厦门在商贸供应链领域的领先优势。

“我们还将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能力、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优化供应链发展生态等方面继续加强投入,进一步促进产业跨界和协同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高效运转。”厦门市国资委主任王良睦说。

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为厦门供应链创新提供坚实基础。厦门港2023年吞吐量1255万标箱,位居全球第13,高崎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2158万人次,空中航线达177个国家和地区,海运航线通达54个国家和地区,从交通闭塞的东南一隅到通达全球的运输网络,厦门正在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力争到2027年厦门港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00万标箱,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000万人次,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门户枢纽。

厦门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逐步实现从“点线”连接到“链”接全球的目标。同时以象屿集团等为代表的供应链企业,正通过不断创新和国际化布局,助力厦门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门户枢纽,为全球供应链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

点赞()
上一条:10万左右的车优选上汽大通MAXUS G10:商务家庭全能王2024-10-08
下一条:家用车买什么车型最实用?上汽大通MAXUS G70空间宽敞动力强2024-10-08

相关稿件

象屿集团积极打通国际供应链通路,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提供助力 2024-08-15
菜鸟与茅台合作创新供应链 2023-12-20
中央和地方多策齐出 护航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2021-11-03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护航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2021-12-07
厦门:共绘供应链新质生产力发展蓝图 2024-09-10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