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播电商从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的深水区,头部玩家的战略选择正成为行业风向标。近日,遥望科技董事长兼 CEO 谢如栋与资深媒体人李翔进行深度对话,透露了遥望科技的发展和升级方向:不做品牌方,而是要做 “品牌服务的平台公司”,用内容与销售的生态闭环,在动荡的行业中找到增长的确定性。
不做品牌,做服务品牌的新消费平台
“我们不应该去做品牌,而是参与品牌建设。” 谢如栋的观点,定下了遥望业务的核心定位。在他看来,品牌的本质是 “信用的保障”——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使用体验的信赖,但太多国产品牌仍停留在 “有商标无认知” 的阶段:消费者看到商标只觉得 “眼熟”,却不会在有需求时第一时间想起。
遥望的角色,正是填补这一空白。企业以“新消费服务平台”为发展方向,不涉足产品定位、研发等 “不熟悉的领域”,而是聚焦两件事:一是提炼品牌优点,通过营销放大声量,让消费者 “有需求时想到你”;二是承接销售,整合多渠道资源完成履约。这种 “轻切入” 模式,与传统平台形成鲜明对比。
此前,遥望科技已经成功共创现象级品牌“朵薇”,20天做到行业第一,43天销售破亿,引发新华社、央视财经等媒体报道、肯定。与传统平台“聚合流量”、“服务履约”的模式有所区别,遥望的平台逻辑更强调 “共生”。谢如栋解释,他们会为品牌做 “整体诊断”,判断其当下需要什么样的声量策略,同时整合多平台渠道资源,给出销售建议并落地执行。“单一平台只能带来单一销售,我们要做的是让品牌在整个市场中脱颖而出。”
生态闭环,内容驱动流量,流量反哺销售
面对李翔对于直播、综艺、演唱会、商业地产等繁杂业务布局的疑问,谢如栋解释在这些看似繁杂的布局背后,藏着一条清晰的闭环生态,即“所有业务分两部分,一部分围绕内容做(营销),另一部分围绕销售和渠道”,用内容端的声量撬动销售端的转化。
在内容端,遥望围绕艺人构建了一套 “声量放大器”。通过参与综艺制作、演唱会宣发与招商,为艺人增加曝光,艺人声量提升后,直播间流量自然增长,转化效率随之提高。“做了一年半演唱会,艺人的商单量显著增加,这对整体变现是正向循环。” 谢如栋说。在执行层面,遥望重点聚焦 “宣发与招商” 等核心环节,执行交给外部团队,既控制成本,又保持灵活性。
在销售端,遥望则搭建了 “全链路变现网”。“润物云”通过切片短视频稳定输出内容;类货架电商补充流量入口;前置仓则解决即时需求,比如消费者在直播间买卫生巾时,既可能为 “低价囤货” 下单,也可能因急需而希望当日送达,前置仓正是为后者补上短板。
内容向的投入是为了流量,销售向的布局是为了变现,两者互为齿轮。”外界将这套体系总结为 “内容营销 + 销售落地” 的双轮驱动,更加符合平台内容属性和消费规律,有望形成更持久的增长曲线。
一场深度对话,透射出遥望科技“新消费服务平台”定位背后的业务模式,即“专注做营销方案以及销售转化”,提供从品牌诊断、营销策略制定,到全渠道销售落地的完整价值链服务。
行业人士分析,在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能将内容、品牌、渠道拧成一股绳的玩家,更有可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而谢如栋和遥望的实验,仍在继续。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