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所属航天南湖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鸣锣上市,成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这是二十三所改革创新的里程碑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创新者进,唯改革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二十三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改革信心更强
“二十三所拥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平台,开启‘所+上市公司’协同发展新格局,令人期待!”
“不轻松”“充满挑战”“考验勇气和担当”谈及二十三所的改革创新,该所所长金苍松感慨过程不易。
回头看,为什么需要这样一场改革?
“习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作为国防科技工业骨干力量,唯有改革创新,才能高质量发展,才能更有力支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金苍松所长说。
为更好完成“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二十三所主动提出要从传统的“任务型”研究所向“自主发展能力型”研究所转变,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新二十三所”,从战略管理、强军履约、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数字化转型、人才建设六个方面全方位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建设‘新二十三所’是为了打造高质量发展能力进行的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十分必要。”
产业布局更优
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产业结构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这是二十三所改革三年行动的指挥棒。
“从交付产品向交付能力转变,是二十三所在业务层面的根本性变化。”金苍松所长表示。二十三所是传统的国防装备制造企业,做产品、完成任务的思维根深蒂固,但是面向实战的装备建设需求在改变,仅仅瞄准当前的研制要求无法研发出优秀的产品。
为了实现向能力型的转变,二十三所积极探索领域工作机制,各产品领域聘任首席专家,成立领域工作组,开展常态化领域需求研究,规划高价值产品线,提前开展平台化产品研制、关键技术攻关和能力建设。将用户需求对接到装备研制中,提供体系化的解决方案,并加强各领域间的交叉融合,围绕国家空天防御核心需求,提出并构建了空天防御探测、信息支援保障和产业链延伸“三大产品体系”。
2022年11月,二十三所空天防御探测体系首次亮相珠海航展,红旗-17AE、红旗-9BE等制导雷达以及一整套解决方案,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30余年来,二十三所测量雷达在载人航天重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团队荣获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先进集体。航天新气象公司圆满完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是国内唯一覆盖“空天地海”一体化的综合性气象探测仪器设备和服务提供商。航天微电公司瞄准产业链延伸,微声器件、铁氧体材料研发能力国内顶尖,和航天南湖公司双双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刚刚在科创板上市的航天南湖公司,是国内预警雷达骨干承制单位,预警雷达作为空天防御探测体系核心装备之一,是国土防御的重要装备。“二十三所终于迈出了资本平台助力产业发展的实质性步伐”,谈及航天南湖公司成功上市,负责该所产业发展的张哲副所长感慨不已。
二十三所运用上市平台开展投融资、重组并购、业务整合、股权激励等一系列先行先试的举措,有望把主责主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把自我革新动力、企业治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助力产业壮大发展。
科技范儿更足
数据显示,二十三所近三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营业收入的30%,保持行业领先。
“创新,对企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牢牢把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据自身业务特点,二十三所打造了以战略为核心的创新管理体系,加强战略落地对科技创新的顶层引领,以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方向布局为重点,加强资源协同,重塑创新型制度体制和组织模式。
改革三年行动期间,二十三所勇闯科技“无人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若干技术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重大创新和基础研究项目取得突破。
二十三所充分调动多地的政策资源、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成立成都研发中心、西安研发中心,多地协同研发生产态势基本形成。设立平湖实验室,打造新型产学研创新平台,支撑态势感知和人工智能尖端科技领域发展。联合荆州市政府成立新材料创新研究院,加强基础材料研究。
目前,二十三所拥有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等2个国家级创新主体、7个省部级创新平台。使用自筹科研经费发布开放基金,引领国内相关技术方向发展,2022年的开放基金吸引50余家高校、90余个团队积极参与,得到行业高度评价。
“青年创新的流程畅通了,我们的动力更足了!”航天科工集团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曹佳带领的“雷达芯”青创室,在所里政策大力支持下,从几个人的团队成为独立的研究室,其研发的射频微系统系列产品,是未来雷达整机性能的关键核心部件。“啃下这种难啃的硬科技,把金字塔顶端的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十三所将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数字化转型视为下一发展阶段的核心能力。以模型驱动的数字研发模式正在逐渐颠覆传统的装备研制模式;以流程驱动的智慧企业正在向智能化决策的业务模式全面转型;柔性化的智能制造基础能力雏形初显,“复杂电子组件智能微组装生产线”入选“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体制机制更活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从根本上来说,三项制度改革就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二十三所坚持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完善经营机制。
“二十三所的改革进入深水区,遇到不少新情况、硬骨头,领导干部必须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随着一所多地布局全面铺开,数十名领导干部到“急难险重”岗位经受锻炼,到所属公司和异地机构交流任职,有效促进了所本级和公司、异地机构在发展战略、工作业务和企业文化上的协同融合。同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任期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潜能。
畅通三类人才职业成长发展通道,革新“人才评价、多元化激励”两个机制和“培训、考核”两个体系,建立“人才高速聚集、人才快速成长”的良性生态环境,让每个人的工作价值能够得到组织认可。在重大前沿创新方向设立责任专家负责制,构建精准、及时的考核体系,全面激活人力资源这个核心要素,高层次人才快速成长,人才智力结构显著优化。
公司治理规范化深度加强,所属公司全部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实现董事长和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推进董事、监事任期制及契约化工作,公司“三会一层”各司其职,高效运行。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公司管理市场化转型的要求,优化控股股东管控模式,落实管控权责界面。探索制定试点公司管理市场化转型工作方案。利用证券市场规则推动股权激励,激发核心技术及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管理效率提升是业务发展的倍增器,形成机制、建立流程、考核闭环是核心抓手”,二十三所在管理层面,也在进行一场深度的自我革命。探索精准化科研生产管理,实施科研任务分赛道管理;对标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构建“两端防杂、中间治乱”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端到端能力提升为目标,开展流程梳理和优化;全面落实质量要求,开展质量能力提升工程……一系列管理改革,旨在打造未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持续性自主发展能力。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冲开了一个个阻碍发展、束缚活力、抑制创新的藩篱,为高质量发展积聚了强大的势能。在建设‘战略引领擘画新格局、强军履约树立新担当、科技创新蓄力新动能、协同发展构建新生态、数字航天塑造新模式、人才强企建立新机制’的‘新二十三所’的新征程上,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金苍松所长说。
二十三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始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勇于改革创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