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航天科工三院8359所“力拔千钧”党员突击队
“5、4、3、2、1,发射!”伴随着金属摩擦和模块就位的清脆节奏,擎天巨柱直指苍穹,大吨位发射载荷如利剑出鞘,在蔚蓝的天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后落入预定区域。掌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萦绕在试验场上空,大家沉醉在成功的喜悦中。
日前,为满足通用化、实战化需求,8359所“国际首创”的某关键核心技术应用再次取得突破。试验成功验证了某发射装置与又一发射动力的适应性,加速推进了三院大型导弹发射技术成果转化的步伐。
挑战上限 锤炼“独门绝技”
“想要摸到篮板,就必须按照摸篮筐的高度去训练,摸篮板就会轻而易举的实现!”
“要干就干到最好!”
这个敢想敢干的党员突击队在项目讨论会上亮出了“跟自己较劲、够着‘上限’”的决心,大家决定以总体单位提出的最高指标作为目标,通过充分考验装备指标性能的高覆盖性,进一步验证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发射领域的这片“无人区”,国内外可以参考的资料数据十分有限,卡着指标完成“摸底”任务本就不易,更何况是在试验场上以极限边界完成试验任务!
吃透仿真是获取装置最优状态,并尽量降低试验次数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关键所在。为了保证技术,年轻的突击队队员在攻关之初,全身心扑在了技术仿真上。由于装置涉及参数较多、系统复杂,输出的结果文件太大导致电脑因硬盘内存不足报警的情况时有发生。
硬件条件短时间内不好解决,突击队员就将复杂的系统分段计算,把前一段计算结果加载到下一阶段模型,作为下一段计算的基础,即便如此,修改模型、调整参数、获取数据,仅仅内弹道仿真就模拟了100余种工况,碰撞仿真就做了200余种。
经过对比分析多种结构强度方案,最终筛选出了最优状态,确定了装备参数,在不改变总体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幅提高。
为“一次成功”拼尽全力
对于一个大型发射装置来说,走过设计阶段只能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如何将图纸上的“庞然大物”实实在在地生产制造出来,成了摆在“力拔千钧”党员突击队面前的新难题。
该型装置材料成型过程中,精度要求高,必须选取最优成型工艺满足高精度要求,而具备这种加工能力和加工经验的外协厂家屈指可数。从激光焊、挤压、锻造、铸造等众多加工方式中选取最稳定、最可靠的一种,一方面需要团队内部细致测算,另一方面,从团队中派出人员跟产,成了突击队与时间赛跑的最佳选择。突击队副队长小庞具有丰富的机加经验,于是她成为了外派跟产的第一人选。
前期,她通过参加所里设计工艺岗位交流来到研究室承担设计工作,可她从不把自己看作“编外人员”,“交流6个月、出差4个月”说的就是这位90后副队长、入党积极分子。她作为代表接受院领导为院级第二批命名的党员突击队授旗,感慨颇深,“在这个党员占比90%的团队里,党员展现出的那种‘精气神’感染着我也鞭策着我。”
一部分队员下厂跟产,一部分队员不分白昼地测算数据,突击队目标导向清晰,大家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岗位上为实现“一次成功”的目标而不懈努力着。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酷夏的试验场上,没有一点阴凉可以蔽身。烈日当头,草帽和冰袖成了突击队员准备试验期间的“必备好物”。航天新兵小于长期负责仿真工作,第一次到试验场,对日晒的后果评估不足,半天下来竟晒脱了皮。
由于发射装置体积较大,单单试验准备就需要近一周时间。这段时间里,试验队员争分夺秒,面对上百件配件,间隙测量要精确到毫米,他们一点点梳理齐套性,按照试验流程逐项捋顺。为了让心里踏实,队员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尽可能在试验前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位、考虑周全。
苦心人天不负!“这次仿真参数都非常理想,看来8359所是把这个技术摸透了,打得真漂亮!”正式试验结束后,总体单位负责人给予了较高评价。
本次试验结束后,突击队马不停蹄地拆卸装置,准备撤场。夜越来越深,整个试验场依然忙碌、热度不减,晚上十点,拆卸工作已完成近60%。然而,此时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不好,要下雨!大家赶紧做防护!”科研调度、设计人员、技能人员齐上阵,第一时间将供电设备断电。一瞬间,大雨倾盆,队员们任凭自己被雨水浇透,他们依然使劲拉紧篷布奋力完成防护工作,短短几分钟内展现出这支队伍强大的战斗力!
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力拔千钧”党员突击队在两总带领下,落实“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搞出更多独门绝技”的工作要求,瞄准未来形成通用化发射 技术标准体系,持续深入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产品成熟度。在专业发展“蹚路”的过程中从传统的“跟跑者”跻身“领跑者”,他们走“别人从未走过的路”,展现出了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力排万难的斗争精神。奋斗不息,他们还在书写新的荣光……(文/邵钰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