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求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也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是六个“新”,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可以说,在“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解决的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的问题。从逻辑上看,高质量发展是未来5年乃至15年和30年中国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高质量发展
《建议》指出,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尤其是在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发生了深刻变化又备受疫情影响的当下,我们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又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当然,和平和发展、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和历史大势。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是变中有机、危中有机的,因为我们必须要跟上全球重大科技和产业革命这一机遇的步伐,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这都需要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求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也是各类风险多发易发的阶段。我们要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如经济角度上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险以及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而引起的经济大幅波动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靠高质量发展。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前提下,我国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求高质量发展
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我们的经济结构必须要发生深刻变化。原先我们经济增长靠的是投资和出口的拉动,现在靠消费、投资、出口的协同拉动,其中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2019年消费对GDP贡献率是57.8%,这表明我们已经从投资时代转向了消费时代。
相应的,我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自2013年开始,我国第三产业占比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并且一直在升高。如今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超过50%,而第二产业的占比则降到了40%左右,第一产业占比在10%以内。这表明我们的产业结构也已经从工业时代发展到了服务经济时代。
此外,我们的城乡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即:城乡同步发展且收入差距越来越小;二是在区域结构上,从东部率先发展到东中西部统筹协调,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等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由此可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及城乡融合发展,都要求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在“十四五”时期乃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必须高度重视的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根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孙小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讲稿摘编整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