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刘觅觅)伴随2021年A股年报的正式收官,一份份ESG报告也纷纷出炉,企业践行ESG已经成为共识。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30日,全市场共有46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共有1408家公司披露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或 ESG 报告,4660家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境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信息。
翻看报告我们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积极主动融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不少上市公司ESG披露内容涵盖公司经营业绩、创新研发、产品服务、治理结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诸多亮点。ESG信披报告无疑成为展示企业使命、社会责任、投资价值的新“名片”。
涉及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多领域
所谓ESG,是集合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评价体系缩写,可多层次衡量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4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指引》共32条,其中提到,要“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在沟通内容中增加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
一份份ESG报告也凸显了企业投身社会公益的责任与担当。2021年,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身影”频频出现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
以海通证券(600837.SH)为例,为更好地推进业务层面ESG风险管理,企业搭建了由董事会、经理层、风险管理部、相关业务及管理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等层级组成的自上而下的ESG风险管理架构,并明确各层级的具体职责,对业务层面的ESG风险进行系统、规范管理。近年来连续推出一系列绿色创新品种,包括上交所市场首批碳中和债、深交所首单碳中和债、全市场首单交通领域碳中和债、深交所首单蓝色债券等。
中国人寿(601628.SH)寿险公司发布的《2021年ESG暨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公司积极统筹各方力量,立足主业优势,筑牢防贫保障网,全面助推乡村振兴。2021年,该公司承接1000余个帮扶点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投入帮扶资金5000多万元;向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右后旗大六号镇捐赠帮扶资金用于开展电子商务中心改造、玉米深加工等项目。
上市公司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在ESG报告中,高能环境(603588.SH)交出了一份“倡导节能减排、致力能源替代、践行循环利用”的优秀答卷。报告显示,2021年内,高能环境全力支持绿色发展,延伸产业链上下游,加大再生资源领域投资力度,先后完成新能源电池原料、固废危废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投资并购共计 5 项,并购金额达24796万元。
“社会公益捐赠”“履行社会责任”成高频词
“我们将持续加大投资者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积极回应利益相关者诉求,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表率。”4月9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表示。
翻看企业发布的一份份ESG报告,“社会公益捐赠”“履行社会责任”成为高频词。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面对疫情,广大上市公司积极行动,累计超过160家次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参与新冠肺炎检测、治疗、特效药物研发及生产等相关工作;同时,很多公司积极捐款捐物,全力以赴保供应、保运转、保生产。
作为央企控股的国有证券公司,光大证券(601788.SH)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汇编的《上市公司ESG实践案例》。多年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紧紧围绕光大集团扶贫工作指示和证监会扶贫工作要求,从当地老百姓最需要的和当地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出发。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7000余万用于扶贫及公益项目112个,帮扶足迹遍布11省18县;帮助贫困地区企业融资金额近30亿元;连续三年帮助帮扶地区近40万师生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总保额近330亿元;帮扶建档立卡群众4.9万人,实现脱贫超万人。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公众号的信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东旭蓝天(000040.SZ)2021年向江西政府提供场所用于集中隔离、向浙江绍兴抗疫机构提供食用油,在疫情防控方面向全社会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数百万元。公司始终将公益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先后在全国多地开展帮扶活动、捐赠生活物资和成立专项基金,在旅游、教育、养老、抗疫等领域投入人、财、物真帮实扶,以体系化公益举措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指出,ESG 高度契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载体和管理工具。ESG 把社会利益引入企业价值体系,从环境保护、社会影响、公司治理三方面定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帮助企业从微观视角响应宏观决策,实现公司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同提升。
ESG信息披露水平逐年提升 推动企业长期价值提升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水平逐年提升,主动进行ESG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场新增上市公司524家,年末公司数量增长至4682家,总市值96.53万亿元,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其中,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2031家、2569家和82家。上市公司经济增长“动力源”的作用持续强化,作为实体经济“基本盘”地位更加巩固。其中,共有1916家上市公司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投入资金合计约177亿元。
来自申万宏源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2021年共1139家上市公司发布 ESG报告,披露占比为24.9%,与2020年基本持平;共250家沪深300上市公司发布报告,占比为83.3%,头部上市公司具备更强的ESG信披意识。
此前,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的发布《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白皮书(2021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上市公司正通过改善ESG水平不断推动企业长期价值的提升。
在世界经济论坛与普华永道中国合作发布的《ESG报告:助力中国腾飞聚势共赢》白皮书中显示,对于那些过了初创阶段、目前正在快速增长的企业而言,开展 ESG 工作通常需要它们摆脱创始人驱动的模式,不再只是关注每个季度的营收增长,而是转向目标驱动的企业战略,要考虑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可能会产生一些短期的成本,但会产生长期的效益,还可以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方面建立声誉。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监管机构、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逐渐转向更深层次的领域,ESG正迅速成为投资者寻求可靠投资机会的全球议题。随着投资者对上市公司ESG 信息披露的要求不断提升,倒逼上市公司ESG 能力和表现的提升,有利于使上市公司获得更多价值投资者的信任和青睐,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形象。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