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蓝皮书:“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一带一路”蓝皮书:“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21)》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共同组织撰写,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国际合作篇、国内区域篇、专题篇五部分。总报告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造成全方位冲击,“一带一路”建设逆风前行,取得来之不易的积极进展,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中国率先控制疫情,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稳定做出巨大贡献,极大增强了相关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和决心。蓝皮书分别从贸易、投资、产能、科技视角,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在重点领域的推进成果,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东南亚、东北亚、欧洲、非洲、拉美、中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作及其进展,对比分析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北、武汉、西安、青岛参与“一带一路”的规划与实施情况,并专门研究了中欧班列、能源投资、境外经贸合作区等领域的合作及其前景。
蓝皮书指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给共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已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面旗帜。2019年和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稳定增长和发展为世界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其中蕴含的开放、多边、包容精神和原则在对抗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逆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合作在2019年和2020年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这些新特征对世界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蓝皮书认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驱动力,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相结合,将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内外环境,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内重点区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前景广阔,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机制化旗舰项目方兴未艾,中欧班列是亚欧各国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保障“一带一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作用明显。
蓝皮书强调,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2021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把握好、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蓝皮书预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国际共识。中国已成为全球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相比,中国在诸多领域的科技领先优势明显,“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前景广阔。
据了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领衔撰写的《“一带一路”蓝皮书:“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已连续出版6年,已成为我国“一带一路”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品牌,为推动我国学术界深入开展“一带一路”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