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华为盯上了我的赛道

2024-02-18 13:35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次阅读
 
华为盯上了我的赛道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闫俊文  编辑|李薇

  编者按:新技术重塑新商业,新商业引领新变革,未来呼啸而来,这是企业家与科学家发生化学作用的春天。《中国企业家》杂志与《证券日报》联合出品了《2024商业新变量·科学跨年》 特别栏目,邀请到硬科技赛道、新商业领域的企业创始人,解码“2024商业新变量”。科技驱动下的创新,道阻且长,但我们依然笃信光明涌动的明天,愿意展现那些卓越拼搏者的剪影。

  我们将从硬科技的视角,观察浪潮激变,聊透关键抉择,陪伴最有活力的你,从兔年走向龙年,从少有人走的路,走向星辰大海。

  华为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在过去的几年,它频繁进入新行业与新赛道,引发了一些初创公司的紧张和担忧。

  比如2022年7月,问界M7直接把理想ONE打残。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感慨,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毫无还手之力,“华为的超强能力直接让理想ONE的销售崩盘、提前停产,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十几亿,团队都被打残了,我根本就睡不着觉,更造成大量奋斗在一线的产品专家离职”。不过,李想对华为80%是学习,20%是尊敬。任正非塑造的华为崇尚胜仗,他多次强调,要把打胜仗作为一种信仰。甚至有人开玩笑,他不会跟着华为的步伐去看项目、投资,因为军团作战的华为会将竞争激烈度提升数倍。2015年,胥昕创立XSKY星辰天合,专注于数据存储赛道,是国内最早将软件定义存储这项技术工程化、产品化落地的创业公司,华为、浪潮等公司也是这个赛道的重要玩家。

  AI的三要素:数据、算法和算力,胥昕占了数据存储的先机,ChatGPT的兴起让数据的存储和调用变得无比重要,华为等大公司加强了市场攻势,市场竞争烈度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如何面对大公司竞争?胥昕从2015年创业第一天就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他说他不怕和华为等大公司竞争,怕的是自己不专业。换言之,竞争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客户的认可。2月5日至6日,《中国企业家》杂志与《证券日报》联合出品了《2024商业新变量·科学跨年》 特别栏目,邀请到XSKY星辰天合CEO胥昕分享他创业近10年的感悟,胥昕进行了演讲并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专访。以下是核心要点:1.企业和赛车一样,永远是高速飞驰的,在这个速度下后知后觉、靠惯性行事是极其危险的。2.主动选择最大的难处不在于敢不敢,而在于能不能感知到需要变化,还是一味的抱怨内卷。3.面对内卷、面对产业的变革、需求的演进、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要主动选择,扔掉过去的判断、过去的惯性,甚至扔掉过去一部分的积累。4.我们不惧怕竞争,我们惧怕就是说我们是不是不那么专业了,只要专业,就有价值。5.公司很小的时候,你要逐步聚焦,只解决一个事情,你就想好打造一个有价值的产品就够了。6.公司很大规模的时候,其实也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够了:打造一个足够好的组织,然后组织自发地去感受市场。

  以下是胥昕的自述(有删减):

  主动选择比被动选择好

  我是一个业余的赛车爱好者。今年4月,中断了4年的F1上海站再次恢复举办。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全场5.45千米的赛道由16个弯道组成,每一个弯道至少要做4个判断、4个动作——刹车,转向,弯心,出弯点。

  车手通过不断练习,可以形成甚至是肌肉记忆一样的动作。因为弯道在修建完成之后是不会变化的,所以我们似乎已经有了最佳实践和正确答案,只是不断练习,让我们大脑和身体可以反应得过来以及动作能够做到位即可。

  现实是残酷的,因为这一切是最理想的状态,这个理想的状态在于所有影响抓地力的因素是不变的,永远是晴天,气温永远是20度,每一圈的轮胎没有磨损,抓地力都是一样的。

  我才终会明白,赛车拼的不光是执行,更是感知和判断,在瞬息万变的抓地力变化中不断去尝试,去感知抓地力带来的身体感官的变化。

  就像我们做企业,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始终是在变化的,我们无法左右。企业和赛车一样,永远是高速飞驰下后知后觉,靠惯性行事是极其危险的。

  XSKY星辰天合在2015年成立,是国内最早将软件定义存储这项技术,工程化、产品化落地在广泛的中国政企客户的创业者和创新者。我们在那个时候,看到了国内IT基础设施全面云计算化的大趋势。

  在2015年,全球IT基础设施云计算化的比例不足20%,而今天已经迅速超过60%。在中国,因为数据中心云计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能将会有5年增长500%的机会。

  2010年,当时国内的一家头部保险公司刚刚开始保单全面电子化并联网化,整个集团保单数据量高达500TB,但到了2014年,他的保险业务全面通过网页和APP办理,保单数据迅速增长到7PB,也就是7000TB,每天光新增保单的数据就高达2TB,每天数据读取5000万次,数据决不允许丢失,读写决不允许中断。

  当时的传统存储,是一个单机的专用设备,是无法应对数据持续产生,需要不断扩容。如何便捷管理如此大的数据和设备?并且最重要的是快速降低单位成本,因为总规模是爆炸式增长的。

  我们通过软件算法,把普通的服务器和硬盘构建为企业级大型分布式的数据存储系统,以替代过去单机黑盒子的传统存储,来解决企业数据存储所面对的这些新时代痛点。

  在过去8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服务了超过2500家客户。今天,在权威调研机构IDC《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市场报告》中,我们也始终占据着综合市场排名前五的位置,也是排名第一的独立专业厂商。

  今天的云计算建设浪潮,早已阶段过半进入尾声,这意味着我们的大型客户已经不再关心已然完成的云计算建设,他们越来越着眼的是云计算之后,下一轮的科技创新和落地。云计算、软件定义,曾是最大机会,而这些机会现在的需求看起来变的越来越少,产品壁垒明显减小。

  我们怎么办?是延续我们最擅长的老赛车线,继续内卷,保持过去的积累和惯性蒙头狂奔,还是要重新试探,重新判断,主动选择?

  主动选择最大的难处,不在于敢不敢,而在于能不能感知到需要变化还是一味的抱怨内卷;其次的难处在于怎么变,是干脆换个赛道,换什么赛道,还是换个赛车线,往左还是往右换,是延迟刹车还是晚进弯、改变策略?甚至是重新打造一台“赛车”,改变“赛车”的架构和核心部件。

  我认为核心在于需要有更高的视野,能看到赛道的更远处,看到新的机遇,而不是着眼眼下的内卷和摩擦;在于有洞察,看到机会背后的逻辑和风险,看到其他赛车手的姿态和可能的选择。

  在AI时代,上百亿的文件如何长期保存,如何实现超高性能,在若干时间之后,客户要求调取一个出现质量问题的零部件当年出厂时的检测照片,如何几秒钟就能从百亿文件中找到需要被回溯查询的那个具体文件。

  我们在2023年11月18日,发布了全新的星海架构以及基于星海架构的星飞存储,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共享架构的分布式全闪主存储,带来超高性能的能力,能够直面AI、仿真、科研的最挑剔的要求,但通过架构的创新和算法的突破,通过数据缩减技术大规模降低应用成本。

  这是我们在面对内卷、面对产业的变革、需求的演进、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主动选择交出的答卷,就是继续改变策略更换自己的“赛车线”,甚至改造自己的“赛车”结构和能力,扔掉过去的判断,过去的惯性,甚至扔掉过去一部分的积累。

  不怕华为竞争

  我们从第一天创业,就不得不回答,如何面对华为等大厂的竞争。过去,我们看到首先有两拨大家伙,一个是来自全球或来自美国的专业厂商,比如说IBM、惠普、戴尔、 EMC(易安信),他们都拥有40~60年历史,都很赚钱。

  第二,是国内非常多的综合性厂商,比如华为、新华三、浪潮、曙光,它们通过产业链合作共赢的方式,通过整合的方式来维持它产品线的长度,提供解决方案,这是他们的价值,中国也需要这样的综合性厂商。

  我们不惧怕竞争,我们惧怕就是说我们是不是不那么专业了。其实核心在于竞争的本质,不是我和大公司在比,而是我俩都在跟客户聊的时候,客户觉得我俩谁专业,竞争核心在于客户而不是竞争本身。

  所以我们只要保持了专业,我们在单一场景下更大的专业,实际上我们总是有价值的。

  实际上,大家今天的关系更多的是竞合的关系,我们之间有更很多的合作,因为客户的数据中心它不是由存储组成的,它有芯片操作系统,有服务器,有交换机,有网络设备,合作的过程中,大家认可的一点,还是在最专业的情况下,我们有自己的价值创造,那就有相应的地盘。

  我经常给员工举米其林轮胎的例子,就是说大众、丰田这么大的规模,它会自研一条橡胶轮胎吗?他永远可以,他如果再愿意多亏100亿元的话没问题,但是他是否有这个必要。

  如果丰田做轮胎,它可能没有经过公交车领域的打磨或者是赛道跑车的打磨,我们不要老担心大众也会做自己的一条轮胎,跟客户打架,跟我们打架。

  对于后继的创业者,有一个智慧是我觉得需要传下去的,这是我们第一轮投资人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说的。当时我们刚创业不到一年,他跟我讲了一句话,说公司很小的时候你要逐步聚焦,只解决一个事情,你就想好打造一个有价值的产品就够了,其他事都会好起来的。

  当公司大的时候,其实你只有一个事情,就是你要去打造一个产品线,去解决客户的一揽子问题,或是某一个类型的问题。

  这个时候,你的公司可能有一些集群效应会出现,但是你只要把这个事情做好了,其他人总会来帮你的,你有专业的法务,有专业的财务,有非常多专业的优秀的销售的同学会加入。

  到了公司很大规模的时候,其实你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够了,打造一个足够好的组织,然后,组织自发地去感受市场,做判断,做选择,然后去一代一代迭代新的产品,这是由大家一起打造出来的。

  我觉得,不要彷徨,要分阶段,我们可能没有人一出生或者第一次创业就会当CEO,还是抓住我们专家这个身份,做出一个足够解决别人问题的产品,这就够了,其他事情会好起来。

点赞()
上一条:自然堂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郑春颖:实现增长是一种信仰2024-02-17
下一条:谭水明:从影视歌明星到商界精英的跨界传奇2024-02-18

相关稿件

华为与苹果竞逐在新赛道上 2021-09-09
华为与苹果竞逐在新赛道上 2021-09-08
布局车险赛道 造车新势力盯上增量“蛋糕” 2022-06-17
破局的华为,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23-09-08
苹果华为 台下的硝烟 2022-08-23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