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促消费提质升级

2023-11-09 15:2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促消费提质升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1年3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被写进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建设的重要内容。同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率先试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随着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步伐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承担更高层次的国家战略使命,成为扩大内需、畅通双循环的国际消费枢纽。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意义深远。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三个重点目标

  第一,“国际枢纽”目标。在新发展格局下,国际枢纽既是城市功能载体,也是城市战略空间,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中举足轻重。一方面,国际枢纽城市是全球消费资源的融通和配置中心,是区域乃至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管理中枢,也是全球交通、信息中心,在区域甚至国际舞台有着重要影响力。另一方面,国际枢纽城市是国家与国家交往中有重要合作价值的关键地方,在地理区位上具有连接性,在战略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比如,作为消费供需高效对接的枢纽,国际枢纽城市可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国内国际市场顺畅连接的枢纽,国际枢纽城市可以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作为全球产品和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枢纽,国际枢纽城市有助于建设国际消费资源集成转化高地,提升城市国际交往承载能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

  第二,“消费空间”目标。消费市场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和国际化的消费平台可以完善国内有形市场,提供让国际国内消费者均能满意消费、舒适购物的环境,有利于保护国内无形市场。一是满足消费主体需求。具有高消费能力的本土及国际消费者群体,对全球消费有着引领发展作用与带动创新作用。二是提供消费客体供给。在城市产业分工体系下,发达的生产系统与强大的消费资源掌控力,能提供丰富的高品质消费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消费需求。三是形成消费环境支撑。稳定的制度环境、开放包容的市场和良好的消费治安,有利于支持消费高水平发展。

  第三,“辐射中心”目标。以消费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强区域城市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联动,形成以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以周边城市支撑和服务中心城市的城市群一体化消费市场。这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推动区域消费联动发展,形成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区域协调发展良好态势;有利于提升城市交通枢纽与商圈的通达度、融合度,形成高效畅通的区域一体化消费网络;有利于加强城市间商产文旅紧密联动,提升区域消费市场开放度,促进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围绕三个目标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当前,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应紧紧围绕打造国际枢纽、消费空间与辐射中心的核心目标,在国际知名度等方面持续发力。

  第一,锚定发展方向,聚力六个维度。聚焦“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政策引领度”六个维度,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动能,联动城市群、消费圈发挥辐射作用,打造国际一流的消费中心城市。

  首先,把握战略定位。战略定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把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枢纽”、“辐射中心”的核心要义,着眼长远均衡布局城市“消费空间”,提升城市消费能级,集聚更多市场资源,形成更强比较优势,打造扩大引领新消费、促进产业高端化的新载体。其次,厘清功能定位。合理的城市功能定位,对城市战略发展起着深远的促进作用。既要明确定位城市的主导功能,又要强化城市商贸消费、物流运输与文化休闲等辅助功能,加强经贸聚集度,促进产业全面发展,提高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综合能力。最后,找准市场定位。差异化市场与城市特色功能相结合,是打造特色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路径。一方面,准确研判差异化的市场,加快消费市场提质升级,提升城市消费圈能级和国际化程度;另一方面,适度扩大消费市场,加强消费客群细分,掌握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偏好,针对性地扶持产品孵化,鼓励品牌集聚与创新。

  第二,优化消费结构,丰富消费体验。注重消费“前端供应、中端服务、后端保障”三端协同,提高终端消费者体验,释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潜力。

  首先,抓好消费前端供给,提高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针对消费者全局观念增强的特性,提质供给侧结构改革,给传统产品与服务注入多元文化元素、创新理念,引导消费追求从即时满足转向长期价值。其次,抓实消费中端效率,提升消费场景和环境的便捷性。依托数字经济赋能新型消费、智慧物流,推进商产文旅与科技深入融合,扩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拓展智能购物、刷脸入园、自助住宿等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范围,构建更多便捷舒心的消费场景。最后,抓牢消费后端保障,提高消费经济发展的稳健性。常态化开展市场监督,做实做细消费体验质量保障工作,力求消除消费顾虑,延长消费时间,延展多次消费。

  第三,畅通消费链条,拓展消费市场。构建集聚和吸引全球优质消费资源的重要承载地和优化配置全球资源的国际枢纽,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的风向标。

  首先,深挖国内消费市场。壮大内需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旨。推进实物消费数字化升级,加快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扩大信息消费,培育智慧产销、智慧文旅、数字教育等消费新业态;发展绿色消费、县乡消费,做优首店经济与夜经济,推动商产文旅创新联动,跨界融合打造便民生活圈,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其次,拓展国际消费市场。成熟的国际市场是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有力保障。在巩固国内市场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健全商品流通国际物流体系,畅通消费品全产业链条,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最后,畅通国内国际市场。立足新发展格局,深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促进消费市场内外联通、资源共享,疏通国内国际消费前中后端堵点。

  第四,完善消费政策,强化消费保障。出台消费支持政策,筑牢消费增长的基础,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护航新时代消费新发展。

  首先,加强消费环境制度建设。落实减税退税降费等援企纾困政策,鼓励金融系统减费让利,促进供给保量提质,创造内需消费新增长点。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快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落实市场公平竞争规范,构筑更加规范、健康的消费环境。其次,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简政优化相关证照或证明办理流程手续,突破行政藩篱和制度性障碍,有序破除重点服务消费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隐性壁垒,促进不同地区的行业标准、制度、政策协调统一。最后,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方案,健全消费标准体系,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与重点服务领域质量监测,推动产品质量分级,完善制造标准体系与平台经济、冷链物流等领域服务标准;加快建成消费信用体系,培育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保障消费环境稳健运维。

  (作者:黄庆华系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向静系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周密系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师)

点赞()
上一条:金观平:清理罚款事项惠企利民2023-11-08
下一条:韩晶:我国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部署2023-11-12

相关稿件

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九大焦点透视 2022-08-08
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九大焦点透视 2022-08-04
天津立法推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3-05-31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天津底气何在? 2022-05-12
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发展提质升级 2022-07-04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