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范围扩至59个高新区 金融“活水”引向创新高地
点燃创新引擎,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加快集聚。《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继江苏、浙江、山东等9省13个国家高新区进行首批试点之后,我国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再次向安徽、天津等46个高新区的数万家企业铺开。与此同时,多部委正启动“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以期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建设、平台打造,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创新生态。另外,由于央地协同发力,我国正将千亿金融“活水”引向创新高地。
支持企业创新政策频推出
日前,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1部门启动“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以创新为引领,打造大中小企业创新链。到2025年,引导大企业通过生态构建、基地培育、内部孵化、赋能带动、数据联通等方式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
另外,《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为扎实推动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相关部门正聚焦强化企业战略科技力量,研究制定并实施《2022-2024年火炬工作提升行动三年方案》。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和扎实落地,研究出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质量。
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我国支持企业创新政策频频推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更是明确,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业内专家看来,支持企业创新政策贵在精准。“我们正充分利用长期在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能力优势和数据积累,通过积分精准识别和有效发现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初创企业,主动为积分企业增信授信,切实引导技术、资本、人才、公共服务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企业创新积分制”政策工具。
多地开花 试点扩至20省市
为加快政策创新,科技部2020年12月在杭州高新区、广州高新区等13家国家高新区启动了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2021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又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等46家国家高新区启动了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自此,试点区域扩增至20省市的59家高新区。
记者了解到,经过近两年的试点,科技部火炬中心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积分制”典型政策经验。“例如,我们制定了全面客观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20项核心积分指标,鼓励试点高新区结合地方实际,在20项核心指标的基础上,自主完善并扩充形成地方积分指标,进一步提升创新积分指标评价精准度,主动识别和精准发现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积分企业。”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另外,试点高新区还建立企业创新积分制信息平台,主动协调并从地方科技、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政务系统中直接“抓取”企业积分指标数据,切实做到企业“零填报”。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刘怡表示,“企业创新积分制”通过量化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引导金融机构主动为高积分企业增信授信,有助于集聚创新资源、整合各类政府支持措施。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胜光认为,从“企业创新积分制”的规范建设着眼,当前火炬中心在国家高新区的推行尚处在试点阶段,伴随试点推行,其指标、数据和规则等会不断丰富完善。
万家企业引千亿金融“活水”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与重点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火炬中心日前正式公布“创新积分500”企业名单。这500家企业是通过企业创新积分制,对首批13个试点国家高新区2.23万家积分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而来,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流向优秀科技企业。据统计,500家企业中有高新技术企业424家,占比84.8%;科技型中小企业325家,占比65%。
“当前国家大力引导资本助力科技创新,但传统金融机构对于科技企业的投融资一直存在找不到优质项目、看不懂企业科技含量、难以把控技术关联风险等三大痛点问题,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创新积分制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为科技企业画像,有效解决了轻资产且现金流紧张的早期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六棱镜(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耿德强坦言。
记者了解到,2021年,我国各银行机构对2.23万家积分企业增信授信289.9亿元,同时地方政府对积分企业提供财政资金支持达56.3亿元,预计2022年积分企业将达到8万家,专项贷款超过1000亿元。目前,山东省、河北省等地均已将企业创新积分制面向全省推广实施,湖北省也正加快跟进。
通过企业创新积分,增加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我们公司不仅享受到相应的人才政策,还成功申请到‘股债通’这款金融产品。”成都精灵云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业部总监黄晓梅表示,未来希望政府能有“企业管家”,专门对接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记者 钟源 北京报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