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田向阳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助力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专访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田向阳
新华社记者刘开雄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期货市场取得了长足进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市场发展之路。
上海期货交易所,作为我国五大期货交易所之一,其“上海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日渐显现。继往开来,上期所将如何进一步做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文章”,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日前专访了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田向阳。
为产业参与市场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我国期货市场从一个新生事物发展到如今在亚洲乃至全球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键在于牢牢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个“牛鼻子”。
“上期所针对实体企业关切,持续完善优化市场机制及服务,不断提升运行质效,降低企业参与成本,为产业利用期货市场提供便利。”田向阳认为,期货交易所有条件发挥好期货市场的平台作用,通过创新服务将平台功能作用与实体企业的需求有效对接,为产业参与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为实体经济创造价值。
上期所持续推出上期“强源助企”“产融服务基地”“企业深耕计划”等精细化、创新型产业服务品牌项目,激励更多各类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以一对一精准服务匹配一线产业稳定经营需求。今年以来,上期所产业客户的日均持仓量同比增长44%。
田向阳介绍,为了让产业客户能用好期货市场,上期所不仅对22个期货品种实施差异化保证金,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还优化机制推动多个品种实现主力合约逐月轮转,配合企业安排好生产经营周期,助力企业提升套保效率。
同时,上期综合业务平台通过与浙油中心、欧冶云商等现货平台合作,在拓宽购销渠道、加快资金周转、盘活库存仓单、降低资金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3年9月,实体企业通过上期综合业务平台,累计获得银行贷款38.71亿元,平均利率约4%,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提升我国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定价能力
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期货交易所,依托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发展,其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上期所始终以成为更高水平开放的排头兵为引领,以提升国际价格影响力为目标。”田向阳表示,上期所服务大宗商品跨境贸易的同时,还积极推动与境外市场和国际标准的对接。
上市境内首个面向境外交易者开放的国际化品种、率先开启对接海外交易时段的夜盘交易、率先引进境外交割品牌、首创“境内交割、境外提货”新模式……在期货市场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上期所不断探索开放新内容。
在田向阳眼中,更多境外市场和交易者的认可,对提升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影响力至关重要。
目前,上期所的境外客户来自六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期所的境外客户数同比增长超过30%。86个境外交割品牌来自全球各地,覆盖铜、20号胶、黄金、纸浆等10个品种,广泛受到境内外市场的认可。
如今,“上海油”“上海铜”“上海胶”等“上海价格”在国内国际市场接受度明显提高、影响力显著增强。“让‘上海价格’更好用、更管用,这能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价能级,推动我国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田向阳说。
监管要更主动、更科学、更明确
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监管的永恒主题。期货交易所是我国期货市场“五位一体”协作监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主动、更科学、更明确——这是田向阳对上期所监管实践的经验总结。
更主动,就是从多个角度做好各品种运行风险的预研预判,及时采取风控措施,沉着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强化分类监管、精准施策,持续做好各项风险防控工作,保持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更科学,强调探索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施客户交易行为分析,落实交易行为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提升监查监控系统的建设水平,加强监管指标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力。
更明确,主要针对重点领域,将风险控制渗透到交易、结算、交割等市场运行各环节,全面检视现有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对各类参与主体的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动态监管能力。
2022年3月,伦敦镍期货两日累计涨幅近250%,伦敦金属交易所相继宣布暂停、取消交易。受此影响,上海期货交易所镍期货相关合约出现连续三日涨停板的极端行情。
田向阳复盘了上期所当时的监管过程。他介绍,上期所及时深入分析镍品种特征及交易者结构,依规及时采取风控措施,暂停相关合约交易,后续迅速抓住市场变化,果断恢复交易,同步提高镍品种的涨跌幅度和保证金。
“这些做法成功维持了市场稳定,有效抑制了境外市场风险传导,并为我们以后处理相似的风险事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田向阳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