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增强其安全性和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仅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调整、大重构的现实选择,更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因素
抗冲击性。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在遭遇外部冲击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产业链供应链能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而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抗冲击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程度以及产业集群的先进程度。
成长性。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贯通有利于增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并推动其纵向深化。主体企业尤其是高端智能制造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结构多元化发展。
根植性。产业根植性的强弱取决于产业关键要素投入的稳定性和可替代性。根植性越强的产业越不容易因外部市场竞争和冲击遭受破坏,与之相关联的产业也能表现出更强的发展韧性。
经济性。要素成本是影响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基础性因素。一是生产要素成本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产效率;二是生产要素成本影响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三是生产要素成本关系产业链运行风险。
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动力机制
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是现代化的根本。产业基础能力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四基”。产业基础影响和决定着产业发展质量,是保障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关键能力。现阶段,中国产业基础能力仍相对薄弱,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对外技术依存度仍然较高。因此,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是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根本。夯实产业基础能力能够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条件和动力之源。
强化产业链创新发展是现代化的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大引擎。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建设安全性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强化产业链创新发展不仅能推动相关产业变革,充分激发创新活力,释放产业潜力,助力建设自主可控和先进高效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体系,还能推动中国制造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增强自身抗冲击能力。
加快数字化低碳转型是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首先,数字化低碳转型能够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有助于建设更加完善、先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次,数字技术的应用和绿色低碳理念的普及,能够推动中国制造业由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传统生产模式,转为低排放、高附加值的先进生产模式。最后,数字化低碳转型还能够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变革。
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是现代化的关键。产业链控制能力越强,其韧性就越大,现代化水平就越高。因此,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是提高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够有效增强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能力。完善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的必然要求;而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可控是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的基础。
政策支持与合理布局是现代化的保障。产业区域布局作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投影,反过来也会直接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合理的区域布局是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坚实保障。因此,应协调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获取可持续性竞争力,同时推动产业在区域间合理布局。
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建议
第一,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提高协同发展能力。一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升产业基础能力。高效配置科创力量和研发资源,加强跨领域、跨学科交流合作,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同时,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精益求精的意识,破解高素质人才匮乏难题,补齐工业“四基”短板,为产业提质增效打好基础。二是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增强产业链韧性。加强链上企业间的合作并建立平台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技术转移和经验借鉴,缩短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周期,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同时,清理制约人才、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建立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
第二,打造研发创新平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一是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引擎,夯实研发创新体系之基。将产业集群与区域特色相结合,打造服务于地方产业且适配度较高的技术研发机构,构建区域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同时,推动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引导其与相关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紧密对接,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二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为应对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断链”的隐患,既要面向全球广纳贤才,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进行长期技术攻关,以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也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各主体间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耦合。
第三,推动数实融合发展,构建绿色生态体系。一是推动数字经济和绿色生态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企业办公、生产、运输、服务等全流程的绿色化,并制定监测数据的采集流程和使用规范,确保绿色价值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快建设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示范区,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发展经验。二是以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推进绿色生态体系建设。鼓励传统产业综合运用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碳排放精细化管理。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加强生态产业数字应用的创新探索,促进资源最优利用与高效分配,实现1+1>2的整体效益,进而推动绿色生态体系建设。
第四,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增强产业控制能力。一是坚持激励赋能,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的链主企业。规范链主企业遴选标准,为链主企业提供资金、人才、平台等要素支持,激励其在产业生态聚合、链条价值提升、产业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链主企业应主动承担延链、补链、强链等责任,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究,并通过资源共享、产业配套和技术支持,带动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二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规范链主企业的市场行为。构建链主企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链主企业发挥产业链带动作用实效,考察其生态主导力和产业链控制力。预防链主企业在所属行业中的过度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第五,坚持走专精特新之路,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一是建立梯度培育体系,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时,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实力和潜力,认清发展短板和改进方向。同时,充分发挥优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在产业链中的示范效应,为其他企业提供经验借鉴。二是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既表彰奖励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配套能力强、细分领域技术领先的“单项冠军”和“独角兽”企业,也鼓励扎根于单一领域且在该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以此形成良性产业生态,更好发挥各自优势。
第六,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一是构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国内制造业发展新格局。立足区位优势、禀赋条件、竞争优势等,制定区域制造业发展规划,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竞合关系,实现区域间制造业错位协同发展,避免制造业同质化竞争。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启动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打造产业协作配套基地,积极延伸产业链后端。二是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形成双向开放的格局。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加强制造业企业跨国合作,部署一批强化多边经贸合作的重大项目;持续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吸引优质外商来华投资,借助国外先进技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黄庆华 潘皖 杨碧霄 刘倩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