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智联调研实践团队的五名成员踏入奇瑞汽车总部时,这家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企业刚刚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奇瑞集团出口销量达114.46万辆,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调研团队队长谭灿灿在参观工厂时注意到一个细节——生产线上的燃油车占比仍高达八成。
“我们确实是‘出海王’,但更是‘燃油出海王’。”奇瑞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在会议室坦言,他身后的大屏幕显示着奇瑞全球布局图,100多个国家的标识密密麻麻。
中国汽车的海外征途,光环与暗礁并存
作为中国汽车出海的标杆企业,奇瑞的国际化道路始于2001年。当时,一位叙利亚商人在北京车展上相中奇瑞风云车型,开启了奇瑞海外销售的先河。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奇瑞已在全球建立6个研发中心,并在俄罗斯、巴西、埃及等10个国家设立生产基地。
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出海策略让奇瑞避开了欧美成熟市场的激烈竞争,充分利用性价比优势占领新兴市场。
然而,财务数据揭示了光鲜背后的压力。2024年前9个月,奇瑞营收1821.54亿元,净利润113.12亿元,单车利润仅约5760元,不足比亚迪的三分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奇瑞欠供应商款项超1000亿元,相当于公司一年的利润总额。
“规模越大,责任越重。”奇瑞财务总监向调研团队展示了一份资产负债表: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短期借款高达407.69亿元,资产负债率虽从2022年的72.3%降至68.1%,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转型困境,燃油车巨轮的电动化难题
调研团队在奇瑞研发中心发现一个技术断层——尽管奇瑞早在1999年就开始新能源汽车研发,但实质性投入始终不足。2024年,奇瑞新能源车销量58.36万辆,仅占总销量的22.4%。
“我们有八款‘中国心’十佳发动机,但都是燃油动力。”研发负责人指着一排发动机展品告诉调研团队。在电动化、智能化关键领域,奇瑞的布局明显滞后。
这种对传统动力的路径依赖正面临全球政策变化的冲击。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即将落地,而奇瑞在中东、拉美市场的燃油车红利还能持续多久尚是未知数。调研团队分析认为,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缺乏爆款车型是其转型缓慢的关键原因。
iCAR作为奇瑞首个新能源品牌,2024年11月销量仅5745辆,环比下降17.5%,未能承担起销售重任。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正加速赶超——2024年前11个月,吉利新能源销量达77.7万辆,长安新能源64.3万辆,均远超奇瑞的48.1万辆。
“船大难调头,但必须调。”奇瑞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在座谈会上表示,公司正在加速推进“瑶光2025”计划,布局星纪元STERRA高端纯电和风云插混系列,试图在电动化浪潮中迎头赶上。
产业链痛点,宁工团队的深度发现
宁波工程学院调研团队此行不仅关注奇瑞本身,更着眼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出海困境。他们的调研发现与国际市场研究高度一致:物流成本、政策壁垒和本土化短板构成三大核心挑战。
在奇瑞的物流中心,团队目睹了出口车辆排长队等待滚装船的场景。“国际物流成本高、时效性差是首要难题,”物流经理指着堆积的订单说,“特别是滚装船运力短缺与港口拥堵,导致我们交付周期延长了30%”。
政策壁垒更为复杂。调研数据显示,71.42%的企业受到海外政策变动的显著影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使部分企业出口成本增加15%。奇瑞国际法务部展示了一份厚达500页的合规文件:“每进入一个新市场,我们就要重新适应一套技术标准和法规体系。”
本土化运营的短板同样突出。调研团队在奇瑞海外分支机构发现,本地化人才短缺成为主要障碍(占比30.91%),其次是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成本高(27.27%)及地缘政治风险(21.82%)。在俄罗斯市场,奇瑞虽未直接违反制裁,但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对“运输行业”的模糊界定,埋下潜在政治风险。
破局之道,协同创新与标准引领
面对重重挑战,宁波工程学院团队提出了一系列破局之策。这些建议源于该校在产学研融合领域的深厚积累——十年来,宁波工程学院前湾校区已培育5000多名汽车领域专业人才,校区教师的研究项目有五分之一来源于新区企业。
“产学研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人才输送,而是利用高校的研发能力直击产业痛点。”宁波工程学院汽车学院相关负责人强调。该校牵头建设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已与吉利、中汽研等龙头企业在动力电池安全性能优化、整车振动噪声智能控制等方向开展深度合作。
在标准建设方面,宁工团队建议奇瑞联合行业协会推动中国技术标准国际互认,如GB/T充电标准。这一建议与宁工的实践不谋而合——该校陈晓平教授团队牵头建立的“浙江-塞尔维亚新能源汽车技术联合实验室”,正致力于将中国的电池碰撞安全评价标准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针对供应链韧性不足的问题,团队提出“中欧新能源专列”物流通道建设方案,并建议探索海外仓与本地配送模式。这些建议已在宁波企业实践中得到验证:兴宇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申领RCEP原产地证书,其对日出口税率从9%降至零,2024年出口额增长超60%。
夕阳西下,调研团队离开奇瑞厂区时,研发大楼依然灯火通明。团队成员谭灿灿在笔记本上记下最后一行:“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奇瑞工程师的一句话萦绕在学生们耳边:“每当我们推出一款新能源车,海外经销商总会问——能不能多配些燃油车?”。
这种现实反差折射出中国汽车出海的复杂图景:一边是燃油车带来的现金流,一边是电动车代表的未来。随着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落地,留给奇瑞们转型的时间正在流逝。宁波工程学院团队此次调研收集的一手资料,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突围提供重要参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