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涌,始于涓流;星辰璀璨,聚于微光;万仞高山,起于垒土;临危不乱的从容是千次演练的沉淀,从新线的精心筹备到行车保障的一线,黄秀始终以专业为剑、以从容为盾,守护着地铁安全线。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昌公堰站区值班站长黄秀,了解她的成长故事。
业务精湛 临危不乱
2017年,黄秀怀揣着敬畏之心,正式成为地铁大家庭中的一员。对她而言,地铁工作神圣而庄重,容不得丝毫马虎。因此,她不断在实践中查漏补缺、扫除知识盲区,逐字逐句研读每一条规章制度,将每一个应急处置方案都铭记于心。遇到疑问,她必定第一时间解决,坚决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2018年的一个深夜,地铁站信号工作站某区段计轴棕光带突然亮起。彼时正逢黄秀当班,她瞬间警觉起来,一边火速通知值班站长现场确认,一边清晰报送行调。她的声音从容镇定,精准描述故障细节后,迅速定位操作节点,与值班站长默契配合完成双人预复位操作。待列车平稳驶过,系统恢复正常,整个应急处置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黄秀这份临危不乱的气魄与底气,源自她对业务技能的千锤百炼、极致打磨。正是这份执着与专注,让她在每一次应急处置中,都能成为行车安全的坚实护盾。
筹备一线 经验丰富
在扎实打牢业务根基的同时,黄秀并未满足于单一维度的提升,而是全方位、多角度地雕琢自我。她始终保持着对规章制度的钻研热情,将时刻研读规章化为日常习惯;积极投身实践演练,让规章从纸面跃入一线工作场景。在实践中,她以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发现疑点,凭借专业能力迅速解决问题,并认真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秘籍”,为新线筹备工作筑牢了坚实保障。
从韦家碾站到成都医学院站,再到杭州路站,黄秀的足迹遍布多个站点的筹备现场。多年的实战历练,让她沉淀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筹备方法论”——抓关键、控细节、防风险,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2020年6月,6号线南段初期筹备步入攻坚阶段,黄秀主动请缨,投身新线筹备工作,奔赴昌公堰站区。工作期间,她对每一件施工任务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精确标注出每一处潜在风险点:请点前的各项条件严格核查、销点后的现场全面确认……每一个细节,她都把控得严丝合缝。
正是凭借着这份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与精准把控,黄秀成功实现了“零失误”办结,从源头上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为新线筹备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面发展 硕果累累
从故障的快速处置,到新线筹备的风险防控,再到担任站区信号工作站培训工作,黄秀的成长轨迹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清晰且耀眼:她早已不仅仅是一位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技术能手”,更是全方位守护地铁运营安全的“安全卫士”。在日常工作中,她将实战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流程,提升团队应急处置能力;在新线筹备中,她用前瞻性思维排查隐患,为线路开通筑牢安全基石。
多年的不懈努力与深耕细作,让黄秀实现了从技术能手到安全卫士的进阶,一张张熠熠生辉的奖状,便是她成长道路上最耀眼的勋章,2021年度“安全先进个人”、2022年度“运营四公司先进个人”、2024年度“金牌班组长”、2025年第二季度“客运之星”一等奖……从应急处置到团队管理,从安全保障到群众工作,她用全面成长诠释着“先进”的内涵。
匠心为盾,守护城市的脉搏;坚守作弦,奏响平安的乐章;青春如炬,照亮隧道的每个角落;奉献似轨,延伸温暖的归途。黄秀和千千万万的运营人一样,在钢轮与轨道交响的舞台,用昼夜不息的执着守望,校准了城市的节奏,铺就了千万人幸福出行的经纬度。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