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婕 邯郸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有效处理和运用信息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业务的深度融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辅助企业管理的关键性方式。基于此,本文将以切实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为目标,基于管理与信息融合视角探讨公司的全面流程化管理要点,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流程化管理;协同管理;管理平台
互联网时代,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所有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入为提高业务管理质效提供了辅助,但也导致企业内部出现部门各自为政、系统孤立运行的情况。因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认识管理与信息融合的价值,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实现全面流程化管理。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网络经济指数持续走高,对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也不断提升,这表示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高。随着网络经济的持续发力,企业经营新业态和消费新模式也逐渐成型,对企业的信息化作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来看,99.6%的被调查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使用计算机;70.7%的被调查企业有专职信息技术人员;83.9%的被调查企业在发展中进行信息化投入。而且,在调查企业当中,信息化管理持续拓展,在生产经营中采取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数量高达95.1万家,财务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购销存管理信息化、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发展路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企业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基于互联网开展内部管理和信息沟通已经十分普遍。从现实角度来看,开展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适应“互联网+”市场环境的必经之路,是企业紧跟时代潮流、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对于企业而言,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可夯实企业信息化基础,让信息化管理能管理稳步增强,为企业发展环节的互联网深化应用奠定基础[1]。无论是从市场变化还是企业发展来看,现代企业都必须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
二、企业实现全面流程化管理的意义
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效,是推动企业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企业应该积极革新内部管控方法,选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手段。在实践中,开展全面流程化管理,可以满足现代企业的高质量内部管理要求,对于企业而言应用这种管理手段还将为企业带来以下好处:
(一)提高管理规范性
全面流程化管理的着力点是流程,这表示企业管理将基于特定的程序推进,在这一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力将会被大大削减,能最大限度地杜绝“朝令夕改”,让企业的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基于全面流程化管理,企业管理的重点将不再是“人”而是“流程”,建立明确、具体且完善的管理流程体系,借助于信息技术和规章制度加以巩固,能切实保障企业管理规范开展[2]。
(二)增强部门协同性
现代企业当中,层级化、部门化管理模式十分普及,不可避免地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在收拢权力、统筹管理方面往往存在较大难度。而且,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部门分裂,企业管理的整体性难以展现。但基于全面流程化管理,能够有效规避部门化管理模式带来的风险,能基于虚拟的流程线将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整合在一起。在实现全面流程化管理后,企业中各部门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生产、经营与管理目标,推进朝着战略目标发展[3]。所以,从现实角度来看,全面流程化管理有助于增强企业的部门协同性。
(三)增强工作智能性
全面流程化管理的基础是信息化工作手段,所以在实践中应用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增强企业员工工作的智能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传递、资源共享、资金运用都需要结合实际,更应该物尽其用,因此保持信息互通十分重要,避免信息孤岛势在必行。若想达成这一目标,势必要提升信息传递与处理的有效性,因此融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十分必要。事实上,只有夯实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基础,才能实现全面流程化管理;而推进全面流程化管理,将会进一步加强管理者对信息化手段的重视,能从根本上增强工作智能性。
三、企业管理与信息融合的发展思路
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该以流程管理为纽带。在企业的全面流程化管理当中,企业需要保证管理流程化,而推进流程时应该以信息化为支撑。此时,企业需要明确管理内容、梳理工作程序,重组和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而后基于信息化手段实现以信息和管理融合为基础的全面流程化管理。在实践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步骤分别是:(1)管理流程化,基于流程导向建立规范化管理系统;(2)流程信息化,基于信息技术实现流程再造,支撑企业管理;(3)全面流程化管理,拓展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打造流程化业务管理体制,强化企业综合竞争力[4]。
四、基于信息化的全面流程化管理实践
现如今,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必须以信息化手段、规范化制度和流程化体系为基础。单纯依靠信息化建设或管理制度流程化建设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加强流程信息化建设,实现全面流程化管理才是企业科学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于企业而言,开展全面流程化管理实践,才是实现信息技术企业管理深度结合的有效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梳理管理业务,打造流程化管理体系;还需要融合信息技术,催动流程信息化建设,从而利用制度管人,采用流程办事,让信息与管理融为一体,真正地增强企业管理环节的执行能力。
(一)明确工作目标
在实际作业环节,企业管理者需要明确全面流程化管理模式建设的目标,从而为有效开展实践工作提供指导。对于企业而言,基于信息与管理融合的全面流程化管理,需要展现信息和管理的一体化、智能化特性,更需要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质效。简言之,实现企业全面流程化管理必须以推进企业战略规划、提升企业发展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首要目标。
推动管理与信息的深度融合,可以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保障,更能为优化生产、细化管理和强化服务奠定基础。从现实角度来看,企业在构建全面流程化管理格局时,必须强调管理制度流程化,做到管理流程的表单化和信息化,让企业的所有管理行为都能够“依据可循”。管理与信息融合为实现高质高效的业务协同和管理提供了前提,二者的深度融合也让各主体的管理职责更加明确,更推进了管理业务流程的明确和简化。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是基于管理与信息融合的全面流程化管理的建设目标,完善并持续推进这一管理模式也会逐步达成这一目标。
(二)优化管理流程
基于管理与信息融合的企业全面流程化管理,必须实现企业管理流程梳理,更需要建立管理流程框架,从而为构建一体化业务管理平台奠定基础。在实践工作当中,企业需要从多角度出发,实现层级化管理业务梳理,结合企业领导的职责分工,编制管理业务流程图。比如,从企业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三方面着手,分层次梳理企业管理业务,确定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流程,确定关键性工作节点,并且结合实际需求分门别类地建立管理标准。
制定业务管理流程框架体系时,企业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和核心业务着手,构建完整、具体且直观的架构体系。企业的战略管理必须涵盖发展规划管理、经营计划管理、法律事务管理、运营监控管理和风险管理;核心业务应该包括企业生产与经营方面的所有主营业务与辅助业务;经营管理则需要以人力资源、财务、资本、资产、合同、信息、行政、科技和物资为主要管理内容。对于企业而言,建立业务管理流程框架体系,将实现各层级管理业务整合,是对现有内控流程框架的优化[5]。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必须从实际出发,简化管理流程、整合业务内容,最终制定清晰、规范、全面、完善的业务管理流程框架。
为此,企业各级管理者都必须着力结合管理业务的横向交叉问题,从全局角度出发关注管理实施细节,让各部门以及各岗位的工作责任变得更加明确,避免企业管理的串联审批、重复审批等问题,推动企业管理并联审批优化。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从业务管理流程体系完善角度出发,制定各项管理工作的实践标准,基于管理需求明确审批时效标准和责任,为保持管理业务衔接与管理流程推进的顺畅性做好准备。
(三)搭建管理平台
打破企业部门管理信息化“各自为政”的局面,是企业全面流程化管理的目标之一。为达成这一目标,企业必须搭建一体化、协同化管理平台,为信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提供支持。以某商贸物流企业的全面流程化管理平台为例,该企业以以组织机构库、风险信息库、制度文件库和管理职责库为支撑,面向全部管理业务构建基于信息与管理融合的全面流程化管理体系。在该体系下,企业的办公电脑终端、移动办公终端拥有标准化、规范化接口,为实现部门互联、信息共享提供了保障,而且在全面流程化管理平台的支持下,企业可实现各项业务的集中管理,更能完成企业多层级、多部门的一体化办公,以流程信息化为依托真正地做到了部门协同和全面流程化管理。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全面流程化管理实现了全部管理信息的整合,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化管理都需要基于该平台完成,则实现一体化、集中化、协同化、流程化管理也就变得十分简单。而且,这一平台中包含管理业务的开展职责、制度、方法、标准,也对管理业务内容的流转和程序有着明确规定,将从根本上保障企业的全面流程化管理。为切实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推进个性化定制。比如,强调关键性数据信息关联,打造统一流程模板,基于流程模板夯实企业流程管理基础,构建统一管理体系;善用“工作流引擎”,基于平台的自动推送功能实现待审批管理流程催办、督办,以站内信、邮件、短信为载体向不同的客户端传递业务处理需求,分担终端系统压力,提高管理工作质效[6]。企业搭建全面流程化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协同一体化办公,所以在这一环节必须切实保证管理标准、管理流程、岗位职责与管理制度等管理信息和生产经营业务的深度融合,确保各层级、各部门管理者都能利用这一平台完成本职工作,实现上下级互通和平级互联。
(四)完善组织实施
为保证基于信息与管理融合的全面流程化管理质效,企业需要不断完善这一管理模式的组织实施。在此环节,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明确信息化作业流程,让所有的员工适应信息化管理,并实现业务流程固化。
1.培养流程化管理思维
虽然,大部分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管理与流程化管理都不陌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正确认知基于信息与管理融合的全面流程化管理。因此,为保证全面流程化管理的组织实施有效性,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教育,从思想层面上帮助员工正确认知这一管理模式的施行原理和价值,从行为层面上引导员工按照流程信息化标准和规定工作。在实践中,企业必须自上而下地重视信息化建设、流程化管理和流程信息化发展,为保证全面流程化管理的有效实施做好充足准备。比如,加强宣传推广,在各层管理者以及各个部门当中开展针对性宣贯培训,强调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将部门协同与合作共赢等理念推广下去;完善企业文化构建,将协同管理、共享合作、信息化流程化管理等内容融入企业文化,为全面流程化管理的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2.落实流程化管理模式
企业需要全面推进内部管理从部门管理向流程管理过渡,通过管理模式转变真正地推动管理流程上线运行,切实发挥全面流程化管理价值。企业需要强调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以计算机系统代替人工,增强生产经营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特性。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和信息技术,企业管理流程会被固化,业务流程运行的动力将从管理者思想转变为信息流,那么实现全面流程化管理也就变得指日可待。比如,基于数据库、工作流引擎等技术手段,实现管理业务开展流程的定向推送,基于流程线上每一位参与者的工作职责和范围推送特定信息,让业务信息化成为现实,所有管理人员按规定程序和需求完成本职工作的过程就是全面流程化管理。
3.深化部门间沟通合作
全面流程化管理的实现,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在企业中,每一项业务的推进都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其背后是所有管理岗位的联动,如果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就容易出现重复审批的情况,管理质效将会下降。事实上,企业施行流程化管理的最大难点就是信息孤岛,部门之间往往难以实现部门互通,所以“卡流程”问题十分常见。比如,企业业务人员的报销问题涉及业务和财务两个部门,但在部门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实现报销的难度极大,许多业务人员往往无法及时完成报销工作,使自身利益受损。
为此,企业必须强调部门合作,从根本上杜绝信息孤岛。比如,定期组织多部门信息交流会,避免业务重叠、推动业务衔接;培养全体员工的大局观与合作意识。同时,企业还需要保证所有部门使用全面流程化管理平台的标准性。在这一方面,企业必须保证部门数据库与平台数据库的内容一致性,保证所有部门都按规定进行线上作业,确保管理流程的上线运行可以正常推进。
4.强化实践监督与考核
加强监督考核同样是保证全面流程化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该建立责任管理标准,为监督考核工作提供指导。此时,企业需要以实现全面流程化管理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为基础,构建全覆盖型监督考核体系,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流程化建设和流程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进度进行管控。比如,建立全过程评价体系,对各阶段流程化管理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追踪监管,实现动态化、全面化评价;建立考核机制,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成效进行系统考核,基于全面流程化管理落实情况开展针对性管理;建立分析反馈制度,从企业全面流程化管理的运行效果着手,实现专项流程上线检查、开展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确定管理制约因素和改进路径,为进一步推进全面流程化管理优化提供保障。
五、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但信息化管理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为提高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企业管理者应该从全局角度出发,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从明确工作目标、优化管理流程、搭建管理平台和完善组织实施出发,全面推进信息与管理融合,在企业内构建全面流程化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斯琦.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究[J].中国商论,2021(16):123-125.
[2]姚杜莹.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企业财务流程优化[J].质量与市场,2021(08):10-12.
[3]刘倩.企业管理流程优化与管理效益提升的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3):49-50.
[4]闵路.油田企业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探析[J].经贸实践,2018(11):299-300.
[5]张园园.探讨信息化对企业标准化建设及企业管理的作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3):77-78.
[6]潘宇航,张宇清,刘辉玲,等.基于流程化管理的企业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1):5-8.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