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是国之重器,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经过十四年探索实践,我国大飞机产业已从初创期迈向成长期,从产品研制阶段进入产业化阶段。
“十四五”时期,为加快大飞机产业化进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集群,中国商飞联合上海市启动了大飞机园规划建设,促进大飞机园复合材料全产业链集聚发展,形成以主制造商为“集聚源”,以批产提速为“集聚力”的集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特殊综保区政策优势和全产业链条集聚的特点,实现总装与配套产业“门对门”的生产关联关。
在复材产业产业链集聚过程中,中国商飞积极发挥牵引带动作用,用好园区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形成产业链发展的合力。
一是发挥产业牵引作用。大飞机园充分发挥中国商飞作为大型客机主制造商,对产业链的引领力和带动力。按照围绕总装、服务总装、保障总装原则,梳理大飞机总装制造所需的所需的产业配套资源,以总装提速为动力聚融通国内外优质航空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减少物流成本,提高“主-供”协同能力。同时,依托大飞机创新谷等其他平台,吸纳更多航空产业链的大中小企业进入到商飞体系中,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到产业化的链条,统筹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促进技术落地,带动产业发展。
二是深化央地合作领域。将大飞机园作为上海市与中国商飞深化、拓展战略合作的重要抓手和平台,联合上海本地专业化园区开发企业共同开展园区建设。以中国商飞发挥产业专业作用,为园区产业规划、项目招商和入园项目选取提出专业化意见。临港集团等专业化园区开发运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园区建设,为入园配套供应商提供更好的航空生态。
“十四五”期间,大飞机园重点面向大飞机总装批产需求,围绕总装、服务总装、保障总装,以提升总装配套效率和突破供应链关键核心环节为目标,形成以飞机总装试飞、关键零部件制造、原材料研发、设备工装软件支持、飞机物流、科技创新等具有民用航空特色的产业集聚。
在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大飞机园在复合材料产业链构建方面初具规模,通过“构建一个基地、打造三个平台”在大飞机园内打造了复合材料产业集群,推进复合材料核心能力自主可控。经过两年的发展建设,已累计导入一系列项目,涵盖复合材料原材料研发与生产、结构件研制、检验检测、工装设计、复材回收等全要素、全流程,初步形成了复材企业产业链式集聚效应,实现国内航空复材产业化集群从无到有的跨越。总结复材产业集聚过程,取得了如下成效:
集群建设快。大飞机园从2019年12月建设至今,以主制造商为“集聚源”,以批产提速为“集聚力”,历经两年已形成了以复材结构件为核心,延伸至复材原材料研制、零件制造、检验检测等各领域集聚的雏形。
链条覆盖要素全。通过以中国建材为代表的复材结构件核心平台为牵引,向上游拉动中复神鹰国产预浸料研制入驻园区,向下游推动南玻院、南通复源检验检测、复材回收等一系列项目分沓而至,初步构筑供应链支持平台;同时吸引常州新创、湖南飞宇、润贝等提供工装、设备、辅耗材的项目落户园区,基本构筑服务保障平台。
项目能力覆盖范围全。在材料方面,中复神鹰涵盖热塑性预浸料、热固性预浸料及干纤维的研制,实现国产预浸料的突破;检验检测方面,南玻院复材测试平台将具备复合材料测试评价、信息咨询、标准化培训、产品认证、技术成熟度评级、大数据分析、数值模拟和仿真计算7 项公共服务能力;复材回收方面,复源新材料项目既开展废旧复材回收,同时进行循环再利用。
对标研制标准高。规划之初,大飞机园即对标施塔德等国际先进航空复材研制基地,规划实施阶段园区对入园项目的技术能力设立了严格筛选标准,为实现供应链关键核心环节可控、复合材料国产化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建材复材结构件项目与国际一流复材结构件制造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将在复材结构件研发、生产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以输出标准为己任,致力于解决复合材料测试评价领域存在的机构分散、标准不同、权威不足、与国际测试评价机构缺乏互认等短板问题。
大飞机园以大飞机总装制造为牵引,以主制造商复材结构件配套为带动,在两年时间内已形成了以复材结构件为核心,延伸至复材原材料研制、零件制造、检验检测等各领域全要素产业集群雏形。
通过央地合作、联合体攻关,面向大型民用飞机产业化发展需求,加速推进国内企业建立关键核心技术、供应链关键核心环节的“自主可控”,基于“自主可控”,保障产业安全,加速推进产业集聚。
借力自贸区政策、特殊综保区优势、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契机,通过统筹谋划、规划定位、政策落地、海关合作等方式,推进“立足上海、延伸长三角、辐射全国、面向全球”产业布局,同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以大飞机园为核心向外辐射,实施圈层式深度产业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园区联盟,吸引就近布局、响应配套需求高的供应商落户大飞机园,同时充分发挥各地产业发展的优势特点,合作布局航空产业链供应商,打造航空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