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与江苏省“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张华主任的访谈
南京师范大学“新区施新政,江海纳贤才”国家级新区引才政策观察团的暑期实践继续进行中。2022年8月14日,成员张驭喆与江苏省“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张华主任进行了一次线下访谈,聆听了社科一线工作者对于城市引才政策的看法与见解,收获颇丰。
张华主任首先介绍了南京作为一座经济都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优势,“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充满创新力和经济活力的都市,在历史的潮流中常常立于改革的潮头,特别是从近代以来,对于人才来说意味着大量的机遇和优渥的条件。”
谈及城市引才的经验,张华主任认为,南京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城市引才经验。“我本人也是受惠于南京的城市引才政策,作为‘333’工程人才培养梯队认定的人才被引入的。从市级层面延伸到区、县,每年都有新的人才引进政策,较大的政策主要就是‘333’工程,覆盖的领域、行业和学科都很广泛,对于人才的分类也有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梯队划分,对于特殊的领域行业也有特殊的培养方案,包括大学生本科、村官、创业、独角兽企业发展,对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扶持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包括南京新区建设中的大量产业园项目,都为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关于怎样的人才政策是好的人才政策,张华认为,良好的引才政策应当首先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又要让人才的才智和技能得到释放。第一应当保障人才的基本需求,比如住房、生活需要,然后是对于人才的专业技能发挥提供充足的支持,如工作室、科研经费等等,让人才留得住、尽其才。同时,人才政策是人力资源相关部门的大政策,并不是单方面的事务,要真正落实到地方,需要具体的多个单位、部门相互配合,领导与用人单位进行相应支持。在人才评价体系层面,人才评价需要健全的系统与机制,如技术型人才则要注重评价其发明专利、专业成果转化,针对不同领域组织相关专家建立成果评估团队。从大体上来说,地方的引才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应当是一体的,地方引才政策要和国家整体战略相互配合,地区引入人才后要为人才成长提供足够的资源,使人才不单为地区所用,更为国家发展所用,让人才从地区走向国家。张华主任结合自身作为引进人才承担国家委派的研究课题的工作经验,强调了地方人才走向国家,为国家政策、国家发展服务的重要性。
此外,对于人才流向问题,张华主任认为,这是引才政策方面需要国家力量调整的问题。人才的流向与国家的政策密不可分,从西部大开发到长江经济带建设,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与优势,人才在决定自己的去向时,既要看到经济发达地区的机遇,也要考虑到部分区域的激烈竞争,更要意识到欠发达地区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在培养人才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才的发展眼光建设,让人才对地区发展抱有情怀与信心,将综合素质考量纳入成熟人才的评价体系。“是金子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光,情怀的培养与眼光的引导至关重要。”
最后,张华主任强调,地区在引才政策方面除了注重数量之外,更应当将中心放在人才质量的保障上,杜绝一哄而上的政策与举措,用足量的资源投入人才的持续成长,让人才能够产出突破性的成果,让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经过此次访谈,我们对于城市引才政策的目标、重心与侧重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张华主任对于地方引才和国家整体发展的联动性、空间上的关联性、时间上的持续性做出的解读使我们的后续研究方向更加明确,对研究目标的实现更加充满信心。青春的力量正是时代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新区施新政,江海纳贤才”国家级新区引才政策观察团的实践任重道远。前路漫漫,我们将向着清晰明亮的目标继续前行。(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张驭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