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使命彰显新担当。随着新动能的快速转换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家未来发展强基固本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更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整体发展的关键性组成部分。
浙江省台州市民营经济十分活跃,社会蓬勃发展。助力大国工匠培养,打造技能人才的“成长摇篮”已成为中国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台职院)党委书记陈昌笋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开门办学,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对接产业技术前沿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台职院勇于守正创新,坚持“开门办学”,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教学新思路,扎根产业建专业、依托岗位设课程、走进职场求突破,为“中国制造”培育探索“工匠精神”。
陈昌笋介绍,“双元”与“混合”等办学新模式的有机结合是台职院办学形式最亮的“景色”,它立足当地面向全省乃至全国探索新时期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企业需求的新路径。
成立于2020年的浙江华海学院是浙江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十2长学制校企“双元”办学的最新范例,成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门办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种实现形式,是校企对接、相互嵌入及共同成长的一个新载体。
立德树人,德技并修。3十2长学制,即在原有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基础上,通过申请选拔考试直接升入校企共同创办的华海学院,毕业即为大专毕业。不仅有效共享校企优质资源,携手共同发展,还为企业留住了人才。据华海学院老师介绍,自新生进校起,学校除了根据国家教育大纲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外,还把行业、企业自身产业性质、企业特点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还有效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以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立志报国的人生目标。
采访中,来自一线的骨干员工表述:“早些年就随父母来台州,初中毕业后考进了华海职业技术学校,不但顺利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还有幸成为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的高技术人才,为了这份恩情,我会努力把所学的‘本事’全部奉献给培养、培育自己的公司”。
创新产教融合形式,与产业链的上游企业,尤其是全国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技术服务平台。学校实行“一专业对接一行业、一团队对接一企业”的动态服务机制,不仅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打通了成果转化的通道,为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台职院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强项和优势,创新合作办学、院司一体的思路,特别是“混合所有制”“双元制”中的开门办学模式,给高职院校毕业生能更好地迈向社会打开了“新窗口”,给人以启示。
开放办学,借力国际合作平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没有“破”就没有“立”,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也是分析社会变革的基本方法,它们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制约,是事物生成、变革和发展的规律。如今,智慧工厂、大数据、互联网等快速兴起,新型工业化和新一轮工业革命快速到来,企业已迈入转型升级、腾笼换鸟、低碳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已从“被动式”硬塞“变”“饥饿式”寻求。
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元”制教育,是台职院为加强学院与国际高水平职业教育机构和组织合作,引进国际优质资源、教学标准发展教育的一种全新模式。它联合德国BBW教育集团和德国莱比锡工商业联合会(简称IHK),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范例,引入IHK职业资格标准和遵循“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理念,是学院与欧洲先进职业教育资源成功合作的一个范本。
对于浙江拓卡奔马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来说,中德学院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专业学生,相比其他学院学生更受青睐。办学中,中德学院学习借鉴的是德国“双元制”教育,有助于缩小中国制造与欧洲国家在技术、标准适用性、人才通用性等方面的基础性差距。
浙江拓卡奔马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台职院为了能把二级学院的20多个专业更有效地嫁接到企业,从2022年开始就主动与台州当地5家上市公司对接,创新提出成立“企领学院(企领班)”2十1培育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和技能,第三年学生到企业接受“双导师”制教育、培养(即:学院和企业各派出班主任、老师和工程师作为学生导师,并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培养计划等)。即学生进校时,企业就会与学院、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有规划地进行轮岗、定岗等实操培训。待到一毕业,就会被企业“领”走,学生毕业之时,也是正式上岗之日。
以往高职院校老师的知识基本来自书本,缺乏一线实操知识和经验,学生毕业后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招聘到企业后还要经过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岗位培养才能逐步适应。相反,能不能留住人才又让企业很头疼,也很无奈。
浙江得乐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米糠油综合利用以及植物提取物与综合利用的健康企业;而浙江神洲药业有限公司和浙江兴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前者为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等生产型公司,后者是汽车密封件等零部件生产企业,都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位企业负责人也不同程度表示,企业拥有了良好的高技术人才,才能稳健发展并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目前,台职院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不仅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长期发展的大趋势,还根据国内、国际产业经济发展大背景,打破常规开门办学,大胆尝试,比如:“双元”制中的中德学院和“混合”所有制中的企领学院以及“院司一体”实行的“双导师”制等的大思路、大动作,可以说,办出了声色、拓展了出路、实现了双赢。
台职院按照“院司一体”的混合所有制建设模式,先后与珠海市欧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台州金桥集团有限公司签约成立汽车工程学院。该院经过6年左右实践,已成为拥有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现代产业学院,汽车专业群被列为浙江省高水平A类专业群。“院司一体”合作办学模式等相关成果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
对学生教育培养的引导,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宇松用了一句很形象的话作比喻:“武功真谛,你要学的是‘吸星大法’而不是‘乾坤大挪移’”,告诫学生要认真、谦虚地吸纳老师、师傅们所传授的各种本事。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认为:“眼下,各行各业新技术、新装备加快应用,众企业加速布局全球,对实操型高技术工匠更为重视。‘企业能走多久就看人才有多少’和‘人才是企业永续发展的第一要素,更是竞争国际的第一生产力’”。
拓宽职教国际朋友圈,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台职院始终坚持“高教性、职教性、地方性”的“三性”办学定位,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秉承服务民营经济、产城融合、精于台州制造的办学理念,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据悉,台职院位于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长三角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城市——台州市,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约550亩,12个二级学院,现有教职工67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210多人,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约480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专业带头人约13人、1人入选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和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开设35个专业,其中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骨干专业2个、3个,省示范专业3个、省优势专业5个、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教学和课堂改革项目约64项,国家规划、省级重点等教材50部,省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建有校内实训基地38个、实训实验室约226个,拥有国家数控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个、中央和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及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9个。2007年跻身全国优秀高职院校行列。2009年列入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面向全国14省招生。现为浙江省“双高”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35个专业中有约20个直接对接台州五大主导产业,为社会输送优秀高职人才1.5万名左右,其中约70%在台州就业,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目前,学校与3个地方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20个政府部门深度合作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约138家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合作并与众多企业共建了实验室、实训室等等,促进了科技成果孵化和新技术推广30余项。先后与北京大学、新加坡哈福特学院、澳大利亚斯文本大学、台湾东南科技大学等近20所国(境)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目前,学院正立足台州,面向浙江,辐射长三角,全面落实“建双高、办本科、升大学”的“三步走”战略,推进内涵式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院校,为当地经济、社会从“近海”迈向“远海”作出新的贡献!
展望未来,陈昌笋介绍说,学院还将继续扩大优质职教“国际朋友圈”,坚持‘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协同‘走出去’模式,积极推动优质平台建设,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增进国际理解、文化互鉴,开展更深层的合作,结出更丰硕的交流成果,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