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机制 培育产业化“小巨人”

作者:本报记者 龚友国 2022-03-10 16:51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机制 培育产业化“小巨人”

600杨铿.jpg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两会,“专精特新”也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代表委员关注和热议。为此,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建议,政府大力从资金、服务、人才方面,提供相关配套措施,将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促进中小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对于关注深耕于细分领域的公司,将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为真正产业化的“小巨人”。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表示,进一步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他透露,今年准备再培育300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杨铿代表认为,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通过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来推动核心技术及领域国产化替代,是中国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可行路径之一。

  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专精特新”也是实现国内产业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关键主体,是国家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据了解,我国“专精特新”企业超过4万家,其中“小巨人”企业达4762家,平均拥有50项以上专利,超六成集中在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杨铿代表表示,“专精特新”产业化长周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根据不同领域及产业的不同生命周期,制定不同的“专精特新”配套政策,是如今步入产业发展后半段赛程应该关注的重点。在国家政策框架已经初步搭建完成的前提下,如何细化政策以及在地区落地,将是促进“专精特新”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杨铿代表强调说,专精特新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在专精特新领域同样存在。虽然近年来针对高新科技领域创新企业的股权融资发展迅速,但银行信贷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要通道。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融资的方式不同;同时,由于“专精特新”分布不同产业领域,资本往往又难以自行跨行业流动。

  杨铿代表建议由政府牵头建立地区性甚至全国性的、分领域的融资信息沟通平台,加强企业与资本的对接、最大限度促进创新和创业的热情,便于中小企业的上规、上市培育。甚至对精选的优质企业开发“专精特新”专属金融产品定向培育,创造“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健康生态。

  配套相关产业化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中小企业在产业化之中,资金和管理水平有限,如何搭建完整的产线、扩大产能,成为了制约产业化的关键短板。杨铿代表建议地区政府能够联合行业具有技术标杆作用的“专精特新”企业,统一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实现行业共享,以此减少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为中小企业的工业化赋能。更进一步,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也可以辐射到政策培训、创新管理、以及产品推广等多方面,尽快将中小企业的创新产业带入产业化进程。

  杨铿代表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小巨人”的准入和准出机制,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和优惠,是宝贵的社会资源。但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激烈的、动态的。因此应当同步完善“小巨人”企业的准入和准出机制,并配套相匹配的复核周期和复核标准,对已经失去创新驱动的企业,以及已经实现良性发展并脱离中小企业范畴的大型企业,及时移除并切换至其他相关的匹配支持。最终目的,是将关键的“专精特新”支持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企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

  杨铿代表表示,完善未来“专精特新”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专精特新、特别是国家急需领域的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引导高校、科研单位培育专项领域的人才。

  未来的产业人才一定是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建议政府建立以关键产业技术突破为目标的培养和评价机制,实现立体化、多元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发现人才、鼓励人才,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实现“专精特新”领域人才和企业的厚积薄发。

点赞()
上一条:全国人大代表、铜陵有色集团副总经理丁士启:建议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免征购置税车船税至2025年2022-03-10
下一条:全国人大代表闫大鹏: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2022-03-10

相关稿件

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 创新干细胞临床转化机制,加快产业孵化 2021-03-10
闫希军:建立中药国际化的补偿制度 2017-03-14
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加大智慧物业公共投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2020-05-24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 2021-06-21
“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 后续政策再加培育力度 2021-12-16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