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大湾区教育创新突破:深圳市德萃港人子弟学校获广东省教育厅正式批准设立

2025-08-15 15:11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大湾区教育创新突破:深圳市德萃港人子弟学校获广东省教育厅正式批准设立

  大湾区首个引入香港Band One中学教学资源的「一校两地」港式教育模式正式落地。

  香港德萃教育集团宣布,旗下于深圳市大鹏区设立的深圳市德萃港人子弟学校已正式获得广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这标志着香港德萃教育集团「一校两地」办学模式在大湾区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目前大湾区内唯一实现香港与内地校区互通的学校体系,更是首个让内地学生不用赴港,即可在深圳享受到等同于香港Band One英文中学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创新教育项目。

  深圳市德萃港人子弟学校是大湾区唯一一所由拥有香港一条龙体系六个校区的教育集团创办的学校,由香港校董会团队统一管理内地及香港校区。学校定位为服务香港、澳门、台籍及外籍学生的国际化学习平台,占地面积达4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提供集住宿、教学、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园。学校计划提供超过800个住宿学位,涵盖初中至高中的教育阶段,并开设香港中学文凭(DSE)与英国高级程度(A-Level)课程。最重要的是,学校直接引入香港顶级英文中学的教育资源和标准,由香港资深教育专家团队主导办学,为学生提供与香港Band One中学同等水平的教学质量。

  香港Band One中学教学资源落地深圳

  深圳市德萃港人子弟学校的显著特点在于将香港顶尖英文中学的教育资源完整引入深圳。学校由香港传统名校拔萃男书院前校长张灼祥担任顾问校长,全港籍管理团队领航,并配备70%的香港师资力量。这意味着学生无需跨境到香港,即可在深圳享受到与香港Band One英文中学同等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包括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以及学校文化等各方面。

  学校采用全英文教学环境,香港课程标准,小班精英教学模式,并承袭香港名校严谨治学与全人教育的传统,真正实现了香港精英教育资源在大湾区的延伸与落地。

  「一校两地、双向贯通」教育新模式

  香港德萃教育集团创新性地构建了「一校两地、双向贯通」的教育体系。学生可根据个人发展需求,灵活选择在深圳校区完成全程学业,或转入香港校区(大光德萃书院)继续学习。这一模式打破了地域与教育模式的局限,让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发展需求定制学习规划。

  学校的升学规划显示,深圳校区学生完成中四课程后,可选择:

  - 继续在深圳校区完成DSE或A-Level课程

  - 转入香港大光德萃书院就读A-Level或IBDP课程

  两地校区共享课程研发成果、师资培训体系与升学资源,真正实现「一次选择,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一条通往香港及国际顶尖大学的优质升学通道。

  香港德萃教育集团的教育版图

  香港德萃教育集团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在香港营运六间学校,包括德萃幼儿园·幼儿园(红磡)、德萃幼儿园·幼儿园(马鞍山)、德萃小学(大埔)、汉师德萃学校(旺角;小学)、神召会德萃书院(钻石山;小学)及大光德萃书院(大埔;中学)。深圳市德萃港人子弟学校是集团首个在内地设立的中学,标志着集团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完整国际化教育体系迈出重要一步。

  香港德萃教育集团管理团队由多位资深教育专家组成,学校秉持「德以为本,学以精萃」的校训,致力培育德才兼备、拥有国际视野的未来栋梁。

  港式与国际化相结合的特色课程

  深圳市德萃港人子弟学校以「培养爱国爱港知识型人才和拥有国际视野的创新者」为办学宗旨,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学校秉持「全人教育」理念,将中国传统价值观教育与国际化教育相结合。

  课程方面,初中阶段(中一至中三)采用香港学校初中全英语课程,融合香港课程与校本特色教学内容;高中阶段(中四至中六)则提供DSE课程及A-Level课程,分别对接香港大学、内地211/985高校及全球顶尖学府。

  香港德萃教育集团对深圳市德萃港人子弟学校的成立寄予厚望,将以稳健的治理、卓越的教学与丰富的国际机会,为大湾区学生提供真正的香港顶级中学教育体验,协助港澳台学生在大湾区获得最佳的成长与学术发展,为大湾区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点赞()
上一条:闻“汛”逆行 全力保障网络安全2025-08-12
下一条:北京收藏家协会交流活动2025-08-16

相关稿件

推动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深圳市鲸帆港人子弟学校揭牌仪式即将启幕! 2024-05-06
深耕DSE赛道7年,深圳市鲸帆港人子弟学校正式揭牌 2024-05-10
广东省教育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 2023-08-23
广东3年投18亿助职教扩容提质 2022-03-10
大朋友高考复读,深圳这所“衡水教育模式”高考复读学校,实力出圈 2024-06-04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