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严守质量底线,筑牢“学生安全防护墙”十年新政校服向善向美的变革

2025-08-28 14:50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严守质量底线,筑牢“学生安全防护墙”十年新政校服向善向美的变革

  十年间,我国中小学生的校服从单纯的规范管理对象,逐步演变为承载美育功能的教育载体,见证着中国校园审美育人的回归。十年间,校服的质量安全、审美育人、学校特色、民主决策始终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推动校服行业朝着市场化、品质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彰显校园特色,打造“行走的美育教科书”

  “校服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和引导孩子的审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建议,校服应该具有与学校文化相适应的辨识度,同时融入一定的精神追求元素,成为穿在身上的“美育教科书”。

  这一理念正在校园中生动实践。2024年毕业季,石家庄二中“离别开出花”的合唱视频里,学生身着简洁得体的制式校服,展现出青春朝气;无锡外国语学校“中式校服美翻了”冲上热搜,盘扣、立领元素融入校服,让传统美学与校园气质相得益彰。网友的赞叹背后,是中国校园“审美育人”的悄然回归。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师大教授顾明远在《学校文化是什么》中曾指出:“一条校训、一枚校徽、一支校歌、一套校服往往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风气”。如北京四中、上海中学的校服,既沉淀着百年校史的厚重底蕴,又通过细节设计呼应着现代教育对个性的尊重,河南省实验中学以航空班为灵感,天空蓝与海洋青的配色传递“载志而航”的精神,领口的“飞机跑道”暗纹,将“向天空出发”的期许融入日常。南京汉开书院将繁体“开”字艺术化为园林花窗纹样,让“从大汉走来,向世界盛开”的办学理念可触可感。

  正如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所建议,中小学应重视挖掘传承校园文化,校服设计需注重美学元素,从颜色到款式都要有充分的辨识度,与校园环境等文化元素相契合。校服,是学校文化的显性载体、“行走的美育教科书”,学生在每日穿着中理解校史,在认同中强化归属,最终让校服成为“这一个”学校的文化载体,建构“这一群”学生的独家记忆,真正发挥出其在美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多重教育功能。

  深化家校共建,演绎“生动的民主实践课”

  校服采购常因涉及面广、利益关联复杂,面临质量参差、流程不透明等挑战。业内专家指出“根源在于决策主体错位与过程不公开”。“校服新政”明确提出,学校应承担校服选用的主体责任,组织家长、学生有效参与和民主决策,为破解难题指明了方向。

  两会代表委员的持续呼吁推动着这一进程。2018年,陈众议专家建言创新家校互动形式,让“家委会”融入校园事务管理。2022年,全国政协原委员、时任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强调,关注校服的品质和美感提升,关键在于让学生和家长充分参与进来。2024年,杨朝明再次呼吁:“校服作为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消费产品,需要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决策。一方面,各地在制定校服管理政策时需尊重学校特定气质文化需求,避免采用简单的‘一刀切’政策。另一方面,校服采购既然是老百姓掏腰包,就要让老百姓“用脚投票”,增加学校、家长甚至学生在校服采购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

  上海的实践为此提供了生动注脚。从2013年“毒校服”事件的冲击,到近几年产品合格率、服务满意率接近100%,上海用十年家委会参与机制为校服行业提供了一份创新、亮眼的答卷。由学校承担校服选购的主体职责,组织家长、学生代表及行业专家组成采购评议小组,邀请校服企业公开展示和推介,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家长、学生代表进行企业考察。综合评估企业资质实力、服务学校数量、社会舆论评价、产品功能、售后服务、校服价格,进行多方比较、投票表决、充分公示。让校服选购成为一堂生动的全过程民主课,实现学校、家长、学生多方实质满意。

  严守质量底线,筑牢“学生安全防护墙”

  “学生健康无小事,校服质量是底线。”这是社会各界的共识。2019年,民革中央《关于推动优质供给,杜绝劣质校服的提案》引发超3亿网民关注和讨论。《提案》建议:校服管理应重点破除限价及“地方保护”;深化质量管理,斩断“劣质校服”流入校园的通道。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代表强调,不能让中小学周边的“假校服”游离于监管之外。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制售假校服等违法违规行为,重拳出击遏止假冒伪劣校服的市场流通。

  近期,江西、辽宁、黑龙江哈尔滨、广东佛山等地推行“全市统一校服”政策,在便捷管理方面进行探索,却也引发了不少家长对校服质量、安全隐患的担忧。“甲醛、重金属、pH值是否在安全范围内?色牢度、耐用性是否合格?生产企业是否具备专项资质、通过质量管理认证?是否实行‘双送检’制度?”这些来自社交媒体平台家长的质疑直指校服监管的核心,亟待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关注和答复。

  超越商业边界,企业当为“育人生态共建者”

  “校服企业要有担当,不能只把校服当作一门生意来做,把提升校服品质保卫孩子身心健康作为企业的使命来抓。”2017年,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礼雅小学校长蒙兰凤的建言,为校服企业指明了价值方向。

  校服企业的价值,远不止于布料的裁剪与缝制。若只盯着“来样加工、买卖交易”的短期利益、单一维度,便是将这一特殊载体的教育价值束之高阁。应当鼓励更多的校服企业,深度融入学校的育人生态:思考如何让校服设计融入学校的教育哲学,如何以校服为载体寻求美善教育价值。

  头部企业的探索正在践行这一理念:伊顿纪德通过“新生美的第一课”“裁损耗料创意手作课”释放校服的美育价值;哈芙琳以校服文化展览馆为载体,开展环保实践与游学体验;新益校服则通过纺织品回收项目,传递校园“绿色责任”……他们静处教育的一隅,以校园服饰为触点,以“校园文化共建者”的身份定位,为学校教育生态优化建设贡献力量、创造价值。这些探索实践也证明,校服可以是文化资源、课程资源,与学校文化、校园生活产生更为生动的情感关联和意义联合。

  从“统一规范”到“特色育人”,中国校服的十年变革,既是教育理念从“标准化管理”向“个性化育人”升级的生动注脚,也是社会各界协同共治、守护成长的实践缩影。未来,当每一套校服都成为承载校史记忆的“文化符号”、培育审美自信的“教育载体”,它便真正超越了服饰的物理属性,成为连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情感纽带,真正发挥出在审美育人、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多重教育价值。

点赞()
上一条:廿三载育栋梁,新程“豹”发向未来2025-08-27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稿件

筑牢数据安全“防护墙”,合合信息参编“生成式人工智能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要求系列标准” 2024-07-26
数影安全办公空间,助力企业筑牢安全防线! 2023-12-13
长庆油田采气四厂打好防汛“主动仗”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2023-08-02
多措并举 筑牢安全生产“防护墙” 2024-10-08
多措并举 筑牢安全生产“防护墙” 2024-10-08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