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发展,老字号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这家北京的百年老字号鞋店,首次应用“飞织”工艺的越王勾践鞋、能反射不同光线的银反光,新材料、新工艺让老布鞋销量翻红,光是今年春节,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就超过20%。
消费者:感觉它比较时尚,刚刚看到一个联名款,感觉还挺好看的。
消费者:我印象里,可能老字号布鞋就是那种比较传统的,经典的黑白配色。来到这里发现,设计出了一些更新潮和更现代的款式。
新材料、新工艺背后是企业潜心研发的新技术。今年初,这家老字号又多了一个新身份——高新技术企业。这样的认证对于一家手工业老字号来说并非易事。
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旭:认证难度挺大的,有很多硬性的指标。比如说在研发投入方面,专利的储备,不是很容易达到的一个指标,在研发方面,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持续地投入,而且每年基本上是50%以上的增长速度。
光是去年,内联升的研发费用就达到200万元。从纯手工生产到开发使用新模具,从传统布料拓展到新材料升级产品,企业研发的“自动面浆机”等技术创新取得了7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内联升第五代传承人 蔡文科:像模具,以前根本想都没想过,这回给它做成实际的东西了。我们的分厂,已经在用了,100双鞋底以前都是三四个人干,现在一个人一会儿弄出来。
今年,内联升把研发投入增加到300万元,刚一开年,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已经启动。
去年9月,北京市多个部门联合行动,布局2023年到2025年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明确提出要“提升老字号产品技术含量”,这让内联升对未来充满期待。
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旭:以科技为起点,带动这个非常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百年老店未来的发展传承。
守正创新
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看上面的视频,您可能有个疑问,机器做鞋不就失去了手工制鞋的工艺传统吗?其实并不是,像内联升的千层底,需要经过"切、包、圈、纳、锤"等工序制作而成。其中,鞋底采用的是十字纳底,一双鞋底大约有4200针,是普通老布鞋的4倍左右,熟练工人要纳制5至6天。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手工纳制鞋底的工人大量减少,老师傅也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智能制造替代人工可以说是正当时。但要想让产品保持老传统的原汁原味,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就成了企业研发的重点。
传统和现代,手工和智能制造,在当下,老字号也要不断尝试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守正创新”,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