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增信心 稳预期”系列报道丨爬坡过坎 中国经济将行稳致远

外部影响有限 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

2022-03-16 14:1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增信心 稳预期”系列报道丨爬坡过坎 中国经济将行稳致远

编者按:

在地缘冲突、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下,近期资本市场持续调整。中国经济前景到底如何?市场流动性处于什么状态?资本市场的全面深改和制度型对外开放又将带来哪些变化?针对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详细探讨上述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受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不安,A股波动幅度较大,市场表现低迷,投资者信心不足,甚至一度出现非理性下跌。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从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来看,外部风险总体影响有限,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我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俄乌冲突引发全球范围内资本市场的动荡,同时也引发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相关应对举措已在持续发力。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持续加大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力度,国内能源供给稳步增加。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3%,发电量增长4%,相比去年12月份均明显改善。3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密切跟踪国际局势变化、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调整、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等和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完善应对举措,确保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稳定在合理区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一方面,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严峻,特别是俄乌冲突、地缘政治紧张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对国内生产输入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国内保供稳价措施仍会继续显效,上游行业生产供给仍会增加,有利于价格趋稳。“下阶段,随着各地持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对经济运行的保障力度,外部影响能够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也指出,俄乌冲突对世界经济发展将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空间大,虽然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仍然具备好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近日,俄乌冲突牵动欧洲乃至全球市场的神经,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驱动能源、粮食、贵金属等商品价格飙涨,引发全球股市大幅震荡,汇率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短期风险在持续发酵,这将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但当前外部挑战对我国经济影响不构成实质性威胁。

  刘向东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保持良好态势,尽管受“三重压力”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在政策靠前发力的前提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较强,政策工具箱的储备政策较多,而且拥有完整的工业产业链,粮食能实现自足,整体可腾挪的空间较大,能够有效抵御疫情反复叠加俄乌冲突的影响。“我国发展的潜力还在于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在保供稳价的基础上主动化危为机,培育发展新动能。面对外部风险挑战,我们要做好长期准备,及早未雨绸缪,争取有利条件,延长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刘向东说。

  在外部风险影响整体有限的同时,随着稳增长政策的不断发力,我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改变,这正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底气所在。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较2021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较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延续较快增长态势。1-2月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4%、9.6%,增速较上年12月份分别加快2.3、3.4个百分点。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疫情仍在延续、俄乌冲突出现等因素影响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李迅雷表示,在稳增长的目标下,今年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基建投资也会显著增加,由此也将拉动经济增长。接下来,根据具体的经济走势,相应的财政支持也会调整。财政政策担当主力,货币政策加以配合。与此同时,整体来看,全球疫情形势是好转的,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消费会变得活跃,如服务消费大幅提升,也能够确保增长目标的实现。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GDP增长目标5.5%左右,体现了主动作为、迎难而上,表明政府稳增长的决心很大,也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已有政策有望加快落地执行,更多支持政策也将陆续出台。他认为,后续稳增长效果将逐步兑现,我国经济也能爬坡过坎、行稳致远。(记者 吴黎华 班娟娟 李静 北京报道)

点赞()
上一条:公私募基金:信心获提振 资本市场将回暖2022-03-06
下一条:重磅文章 | 脱贫攻坚创造新时代“中国奇迹”2022-03-19

相关稿件

从全国两会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2022-03-07
认清大势增信心 凝神聚力开新局——当前经济形势述评 2021-08-13
重磅文章 | 2022年中国经济巨轮如何行“稳”? 2022-01-14
中国经济支撑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2022-02-07
在爬坡过坎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全国两会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2022-03-07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