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是吸引企业投资和要素聚集的先决条件。山东省东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按照全国领先、对标国际化的一流标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奋斗目标。全市牢牢树立“以企为尊”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为企业提供“店小二”服务,搭建各种平台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一、加强政策集成,全力为企纾困解难。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东营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率先实行疫情处置、经济社会发展两条线作战,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制定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5条、促进外贸稳定增长13条、支持外贸企业发展10条、“要素跟着项目走”16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2020年企业新增减税降费30亿元以上。疫情期间,公布了361项“容缺受理”事项,为企业容缺办理防控物资生产许可等各类手续,做法得到了省指挥部的充分肯定。建立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在服务企业发展的同时,将企业家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生活服务纳入保障范围,2020年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200余个。开展“百名局长服务百家企业”活动,为100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解决企业反映问题500余个,最大程度化解企业发展障碍。市县乡组建341支服务队下沉帮助工作,通过驻企联络员和惠企平台送政策上门,为企业送去了温暖,解决了一大批实实在在的困难。
二、优化服务流程,为企打造最优政务环境。
全面提升为企服务效能,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府免单服务”,去年6月推出了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便利用水用电等12个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流程再造,企业开办由3个工作日压减到1个工作日,其它事项也大幅缩减办理环节、时限和材料。大力推行“一业一证”改革,20个行业只需取得一个综合许可证即可从事相关经营活动。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六简审批”,在全省率先实现施工许可审批全程电子化,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时间压减到了20个工作日,小型项目取消了施工图审查,其他项目通过“多审合一”将办理时间由45个工作日压减到了7个工作日。企业用水用气全部实现“网上办”,获得用电凭营业执照实现“一证办”。2020年,在确保“零疫情”的情况下,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84945户,同比增长16.98%,增幅居山东省前列。
三、建设数字政府,为企提供“不见面”优质服务。
充分发挥网络数据优势,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努力推动“不见面审批”,让企业办事“零跑腿”。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梳理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6237项,其中可网办事项5847项,可网办率达到93.7%。开展“数聚赋能”专项行动,在山东省率先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一张网”格局,实现电子政务网络“村村通”,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报道。建设“东营掌上通”,已发布应用981项,注册用户74万人,1.7万家企业用户可实时查询惠企政策,涉及企业、群众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了“掌上办”,疫情期间,服务防控做法被省指挥部推广。今年继续将攻坚“一网通办”作为重要任务,年底前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可办。
四、坚持审慎监管,为企创造宽松发展环境。
为减少执法对企业的干扰,大力推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部门执法信息共享,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件事”。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公布免罚、轻罚两张清单,将社会关注度高、行政相对人诉求多的商标类、网络监管类等七大领域有关处罚事项纳入不予处罚清单,是全省设定不予处罚事项最多的地市。从严查处各类干扰企业经营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对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在全市树立“谁破坏东营的营商环境,就砸谁的饭碗”的鲜明导向。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长期艰巨的攻坚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持续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竭尽所能为广大企业解决难题、提供服务,汇集起亲商尊商、优商安商、聚商兴商的正能量,把东营的营商环境塑成品牌、塑成优势。
(作者系山东省东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王晓军 )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