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基层干部最接地气,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者、探索者。
聚焦农业、农村、农民。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刘卫昌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培养锻造一批能够主动担当新使命、顺利完成新任务的农村干部队伍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曾担任十多年村委会主任的委员,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更加清晰地看到当前“三农”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刘卫昌介绍,2020年以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探索创新推行农村干部专职化,实行村岗乡管,将农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乡镇干部管理范畴,全区1520名村“两委”干部每天上午8点30分以前在村办公室签到,轮流坐班值班办公,并利用微信群实时上传工作状态。
参照全额事业单位定级基本工资,将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待遇由补贴制转为工资制,对连续任职2届或6年以上,累计任职满3届或9年以上的现任村党组织书记正常离任后,自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开始,按照每月200元+任职年限×20元的标准,由区财政发放离任补贴。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干部待遇,解决了农村干部队伍后顾之忧。对于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做出了有益探索。
农村干部作为伟大事业的推进者和引领者,仅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需求。加强基层“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必须要走在先、走在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优化村级班子。从本地专业农民、养殖大户等中择优选拔一批头脑灵活,懂农业、爱农业、有技术的本土人才,通过系统的能力训练完善他们,通过激励机制留住他们,让这支队伍补充到“两委”干部队伍之中。
二是强化激励保障措施。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政治待遇,放宽年龄和条件限制,适当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招录到公务员队伍中。
三是改变教育体制。从小学起,开设农村小学技能课堂,从小培养孩子们对农业农村的兴趣;中学阶段,要为每一所学校配备劳动技能实践基地,把劳动技能比赛列入中考、高考各阶段。同时,大专院校开设农村管理、农技创新等必修课程,着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验与创新相融汇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与农业大专院校做好对接。要从顶层设计,从优秀毕业生中选拔一批热爱“三农”工作的大学生,补充到基层一线,做村支书助理、涉农企业助理,同时,规定在农村工作不得少于6年,考核突出的列入公务员序列,真正造就一支拿得起锄头、放得下书本、经得起基层考验的“三农”工作队伍。
总之,“三农”干部队伍直接面对群众、服务农村,注定要成为工作的“多面手”。推动乡村振兴,从内容到实践面宽量大,涉及土地改革、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文明、城乡一体化等方方面面,对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担负乡村振兴这个新使命,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