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发表用户:南风知我意
提问时间:2025-07-23 11:07
已回复
[问]非遗国际联合申报与保护在“丝绸之路”沿线有哪些标志性成果?
“丝绸之路”是非遗跨国共享的重要区域,今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联合申报、联合保护非遗项目方面有哪些新进展?例如具体项目名称、合作机制或预期文化影响?
官方回复
回复用户:中国企业网
回复时间:2025-07-23 11:08
联合申报方面,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四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传统商旅文化(茶路遗珍)”项目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成为2025年唯一跨国联合入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该项目涵盖中国陕西茯茶制作技艺、哈萨克斯坦骆驼商队礼仪、乌兹别克斯坦丝绸编织技艺、伊朗波斯茶具制作技艺等12项核心元素,覆盖贸易往来、语言交流、民俗融合等多元文化维度。其二,联合保护机制方面,中哈签署《丝绸之路非遗联合保护备忘录》,建立“联合保护委员会”,每年共同开展2次跨国田野调查(如对“长安-撒马尔罕”商路沿线非遗传承现状的追踪),并设立“丝绸之路非遗保护基金”(首期规模500万美元),重点支持濒危项目的联合抢救(如修复哈萨克斯坦境内3处古代商队驿站的木构建筑)。此外,2025年9月将在西安举办“丝绸之路非遗保护成果展”,集中展示四国联合申报项目的实物、影像及研究成果,预计吸引全球50万观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5年5月公告,“丝绸之路传统商旅文化”项目的入选,标志着跨国非遗保护从“单一项目合作”转向“文化线路整体保护”的新阶段。(数据来源:外交部2025年6月《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进展报告》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