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莫斯科大学博士后、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付占一在科教部学术认定委员会1区期刊发表了题为《磨损土壤中挖掘机工作机构磨损过程的数学建模》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构建多因素随机模型,结合有限元分析、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和回归分析,精准预测挖掘机在磨砂土环境下的磨损情况,为工程机械的寿命评估与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背景与创新点
在土方工程中,挖掘机工作机构与磨砂土的长期摩擦会导致严重磨损,降低设备效率并增加维护成本。传统经验式评估方法难以准确预测磨损趋势,而付占一院士的研究通过数学建模,首次将切割元件几何参数、土壤物理特性、设备操作模式等多变量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建立了高精度的磨损预测体系。
关键技术突破
研究团队基于12400立方米的实地试验数据(涵盖7种挖掘机及不同土壤条件),发现当土壤中石英颗粒(0.1-2.0毫米)含量增加时,磨损强度呈指数级上升(相关系数0.847)。通过二阶微分方程将磨损速度与接触应力、介质磨损性关联,模型在2000小时运行周期内的预测准确率达87.3%,残余资源评估误差不超过12%。
实际应用价值
1. 优化设计:通过调整工作机构几何参数,可显著延长关键部件寿命。
2. 精准维护:提前预判磨损节点,减少非计划停机,提升施工效率。
3. 成本控制:降低因过度维护或突发故障导致的经济损失。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付占一院士指出,该模型不仅适用于挖掘机,还可推广至其他工程机械(如装载机、盾构机等)的磨损管理。下一步,团队计划将模型集成至智能运维系统,结合实时传感器数据实现动态寿命预测,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相关稿件